贯穿“经济学课”整体的方法论是:
1.经济规律普遍存在;2.不是看过去,而是看未来;3.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合理的比较和选择;4.事与愿违的现象和规律。
结合今天的课题:
1.成本的概念不单单在服兵役情况下适用,在制药行业等领域也同样适用,可以看出经济学规律普遍使用。
2.对于成本来说,仅仅计算当下的货币成本支出是很多人的误区,而被忽视给自己带来便捷性和时间成本等综合未来因素更重要。
3.在计算成本的时候不单单要看到看得见的[货币成本],更要看到看不见的[其他成本],从而得出应该有的全部成本,避免在决策时候的以偏概全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
4.对于成本来说,常常因为中间商环节导致成本增加的观念,从而造成对于中间商赚差价的普遍攻击。但是为了简化流程去中间商化来降低成本的初心,往往会带来事与愿违的现象,导致货币成本有可能降低,但其他成本激增。
![](https://img.haomeiwen.com/i6325804/13191b5f435e8c14.png)
对于文中的问题,科技产品价格逐渐降低,而药品价格却仍然居高不下。我想
第一,市场化不彻底。从过去的时间来看,由于市场化的进程,从而导致电脑、手机、电视等科技产品制造商之间形成充分的竞争,以此逐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因此逐步降低了产品的价格。而在药品行业,一方面由于关系每个人的健康,从而势必造成整个行业的严谨性和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市场化的竞争没有渗入源头,更多的是集中在下游各个药店之间。
第二,制药成本高。我们知道很多今天习以为常的药品,很大程度上是花费了无数人的时间和精力研制成,动辄几年几十年,从新研药的发明到逐步地推向市场,这个过程的时间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这也是导致制药价格高的原因之一。
第三,需求的更迭速度。当下的疾病种类越来越多,而很多最初可能经过很长的研究后,研发的药品再到适用已经过时,或者又出现了新的病种,所以这个需求整体上是不断变化的,从而注定造成稀缺性。所以有钱人有能力享受即时最新的服务,而没钱的人的医疗方式总体来说是滞后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