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鱼老师问了我一个问题,“对你来说,当下困扰你进步的点有哪些?你准备如何突破?你会想到哪些解决之道?”
我认真想了想,当找到了自己的细分领域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才能够在细分领域内,保持高速的学习成长,成为行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每日的功课当中,如何更好的去修炼内功。
001时间管理
当我们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为之努力,但总会感觉到时间不够用,总会有很多新的事情,不断蜂拥而来。因此,如何科学的进行时间管理,坚持长期的学习时间保障和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班族为例。白天8小时上班,早上5点起床,9点上班,6点下班,来回路上交通2小时,晚上回家陪伴家人1小时,晚上学习2小时,23点上床睡觉。
一天中,可以用于整块学习的时间有4个小时。早上的时间效率是最高的,在早上8点前,可以完成一篇500字的小文章写作,读一本书并输出笔记。晚上的时间,主要用于在细分领域学习和著作。
路上交通时间有2小时,可以用音频听书的形式,学习英语、演讲。
碎片化时间1小时。 碎片化的时间可以当作越狱,阅读一些优质公众号的好文章,参加社群的一些活动。看到好的内容当时来不及看,也要放到收藏夹,利用碎片时间消化。
这里重要的一点,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对时间要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能够预判出自己完成这项任务所需要的大概时间,从而科学规划安排时间。坚持对时间进行复盘,按照要事优先的原则,安排当天的事情。
002效率问题
分享我实践应用中,觉得不错的三个方法。
一是,擅用时间切片。因为人的大脑长时间学习,很容易疲劳。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比如说以40分钟为一个学习时间单位,然后休息10分钟。学习区和休息期一定要脱离开,休息期间不要拿着手机玩。
二是,保持学习效率。要训练自己能够快速进入“涌流”(一种高效学习的状态)的学习工作状态,其中之一的训练方式,就是坚持每天定时阅读和写作。
三是,学习一些好的方法,使用一些APP的小工具。比如,用洋葱阅读法读一本书,抓住对自己最有用的一些精髓,而不是去读完整本书。结合印象笔记,锤子便签等APP工具,随时做好学习的记录和整理工作。用讯飞语音写作,学习快速语言组织和写作的能力。
没有感知就没有发生。有的时候,我们遇到一件事情,做起来很费力,应该停下来适当的反思,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了解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和工具,要习惯突破旧有的习惯和认知,保持开放学习的状态。当你知道原来还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如此快速的进步,剩下的就是刻意练习,提高自己的技能。在互联网时代,学习的效率也代表你进步的速度。
003四项建设
在细分领域的四项建设,即理论建设,成绩建设,背书建设,传播建设。就好比来到一片荒地,要盖一座高楼大厦。起初的时候,面对一个新的领域,理论知识的薄弱,技艺的差距,这种无力感和随时跑出来的拦路虎,都会时时蛊惑我们的初心。
逆向思维和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很重要。我在思考自己在古琴文化这个细分领域,如何成为专家这个问题时,就是用的这种思维方式。我和专业的古琴传承人士比不了,但是,我更代表了普通大众学习古琴的一种趋势,我对普通人如何学习古琴更了解他们的心态,我可以成为广大爱好者进入古琴初级的训练老师。因为我有很好的快速学习能力,有新媒体写作和传播的能力,有很厉害的古琴老师。在梳理细分领域的过程,其实就是找到自己优势,补齐短板,协调发展的过程。
004 玩是为了更好的学
这几天一直在闭关写书,有时候也会效率特别糟糕。比如,用电脑输入一首曲子的琴谱,减字谱输入曾经被贾宝玉称作天书,市面上的这种输入法特别少,学习难度比较大。此外,乐谱输入软件的使用,也需要一定的乐理基础知识。这都需要有耐心,开始会特别慢。当我感到特别烦躁的时候,就会去看一部电影,听听英文歌,弹弹琴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昨晚我就自己给自己录了一首《阳关三叠》。玩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坚持复盘,保持聚焦,不断前进。
今天早上,社群里的同学分享了一段儿流水的视频,我脑海里第一个闪念就是静水流深。每天都在做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业,其实也就是在平静的时间水流下,坚持自己的努力、努力再努力,在深水中修炼自己的智慧,承认自己是一个平凡之人,坚持自省,朝着一个方向,不断的去修心、齐智、探索。
静水流深,在每日的功课中,修炼好内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