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之前《演员的诞生》,我更爱最近这部新上的综艺。前者强调的是诞生的过程,而演员请就位,场记板一打,强调的就是演员本身而已。
和很多热门综艺一样,开场是很多演员的介绍,可以真实感受到他们每个人眼里的光。
演员进场时会放映他们的作品,其中很多人已经拿过奖,也有更多的人依然默默无闻。
第一期最先让人惊喜的是明道,首演即是开场,却也可能是他的终场。
一次破冰行动,一个打手匪徒,我觉得他演绎很到位。虽然李少红说他持枪姿势都不对,不够强势,不够匪气,听起来也确实很有道理。
但你不可否认,他也把角色演成了明道,那个本身就很有魅力的存在,让你过目不忘。
明道匪徒和警察,押着彼此的父亲互相对峙,这是这个片段的冲突和看点。
也是这个片段结束后,我觉得这个综艺的幕布才缓缓拉开。
陈凯歌缓缓上台,声音底气十足,“我感觉不出对面是你的父亲”。
之后夸赞明道的处理,也指出另一位演员情绪应该放在哪里。
于是,从最开始面对被挟持父亲的无动于衷,到第二次里的神情挣扎纠结。不到几分钟的导戏,一针见血,达到了全新的效果。
演员,可能就是要演出最真实的样子,要设身处地,全力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
包括赵薇组三个女演员的独角戏,包文婧的天下无贼,刘雅瑟的肿瘤君,还有鄂靖文的无名之辈。
陈凯歌针对包文婧最后拿起手表的处理提出了建议。
“那是她如此珍视的一块表,怎么可能油腻腻的手就去直接拿起来呢?”
不管说法对与不对,所有的点评,并没有评价你的演技如何,而是在优化你对于人物的理解。
脑海里突然有一个错觉,导演们好像就是奈何桥上的孟婆,循循善诱端着孟婆汤,让演员喝下开始一次次轮回,直到可以转世成为导演希望的那个人。
而转世,对于一个人又怎么能不痛苦呢?
阳光的微笑第一期印象最深的,就是刘雅瑟的片段了,那段临终前的录像。
规定的戏路结束后,赵薇“咔”的声音响起,她整个人直接趴在地上不断抽搐,一种全身无力,任由自己抽泣痛苦的状态。
主持人沙溢说,这还在戏里,太痛苦了。我想说,你转世了一遭,回来的还能是你么?
我第一次觉得演员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职业,比如陈凯歌提到妖猫传中难得的一次雪景。
白居易黄轩一件单衣赤裸胸膛,雪中伫立四十五分钟,须发皆白,那四十五分钟里,他在想些什么呢?是写不出《长恨歌》的疯魔白居易,还是经过大唐盛世洗礼后的自己。
李少红说,周迅有时候演完一个角色,一两年出不来,整个人还在那个角色里。所以,演员的专业,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次牺牲呢?
一个爱笑的人,体会了悲惨的人生,还会那么爱笑么?
一个单纯透明的人,当他演好一个沧桑沉静的角色的那一刻,他本身还是白纸一张么?
那些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的各种人生,一个演员,到底要经历多少呢?
好像一次次轮回转世,不断喝着孟婆汤,百转千回,终于体会了各色人生,可那个最初来到奈何桥的自己,还记得多少呢?
这个职业很辛苦,辛苦里,也有艺术,那种常人无法企及的大乐趣。
我常向同事建议,如果要离开这个自己奋斗的一线城市,最好在走之前,再等一等,去体验一下那些自己家乡没有的职业。
比如星巴克的店员,你需要了解咖啡豆的酸度等等,你需要了解很多的服务流程,你可以在咖啡香气的环境下,穿着绿色围裙,静静观察这座城市的另一面。
比如苹果店的授课老师,要怎样介绍电子产品,要怎样教导摄影技术,甚至,怎样用流利的口语迎接各国友人。
甚至外卖,导游等等等等,而不是真的就回到家乡,继续一份差不多的工作,领着更低的薪水,过着更无趣的日子。
相比这些,演员是一份职业,却也是一万种职业了吧。
建筑工人或是职场精英,单亲妈妈或是妙龄少女,你总是可以经历,可以专心去演绎,这些很幸福,却也很痛苦,让你兴奋,也让你疯魔。
《演员请就位》第一期内容不止这些,很期待它接下来更精彩的内容,演员是伟大的,所有的行业也是,但是让人感动的,永远还是身为人本身的种种悲欢离合。
希望看着演员,你我也可以更加珍视,过好此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