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阳明心学不忘初心
王阳明:凡事“勿忘勿助”,如何把握这个度

王阳明:凡事“勿忘勿助”,如何把握这个度

作者: 神意通达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00:45 被阅读0次

勿忘勿助是儒家修心的窍门,讲的是无论历事练心还是独自涵养,都要把握好一个度,不可忘了,也不可过度。在阳明心学里,指的是时时把良知提在心中,不可或忘,也不可过度执著。忘记与执著都影响良知的正常发挥,也就影响办事效果。那么这个度如何把握呢?什么才叫不执著,具体如何操作呢?

王阳明在给弟子聂文蔚的书信中提到了他的做法。王阳明首先指出比较常见的错误做法,即头脑放空,空守着一个中的心态,既不敢放手去做(勿助),也无处安放精神(勿忘)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没有着落处,容易养成枯坐的毛病。把人弄得迟钝麻木。

正确的做法是:必有事焉。即一定要落实在一件具体的事上致良知。这样做起来才有下手处。勿忘勿助只是从旁边起一个监督作用。只要真诚地落实良知,由于这个过程本身没有间断,就不用去想勿忘,由于本身不追求速效,也不用去想勿助。

原文如下:

来书所询,草草奉复一二:

近岁来山中讲学者,往往多说“勿忘、勿助”工夫甚难。问之,则云“才着意便是助,才不着意便是忘”,所以甚难。区区因问之云“忘是忘个甚么?助是助个甚么?”其人默然无对,始请问。区区因与说,我此闲讲学,却只说个“必有事焉”,不说“勿忘、勿助”。“必有事焉”者只是时时去“集义”。若时时去用“必有事”的工夫,而或有时间断,此便是忘了,即须二勿忘”:时时去用“必有事”的工夫,而或有时欲速求效,此便是助了,即须“勿助”。其工夫全在“必有事焉”上用:“勿忘、勿助”,只就其间提撕警觉而已。若是工夫原不间断,即不须更说“勿忘”:原不欲速求效,即不须更说“勿助”。此其工夫何等明白简易!何等洒脱自在!今却不去“必有事”上用工,而乃悬空守着一个“勿忘、勿助”,此正如烧锅煮饭,锅内不曾渍水下米,而乃专去添柴放火,不知毕竟煮出个甚么物来!吾恐火候未及调停,而锅已先破裂矣。近日,专在“勿忘、勿助”上用工者,其病正是如此:终日悬空去做个“勿忘”,又悬空去做个“勿助”,奔奔荡荡,全无实落下手处,究竟工夫,只做得个沈空守寂,学成一个痴騃汉,才遇些子事来,即便牵滞纷扰,不复能经纶宰制。此皆有志之士,而乃使之劳苦缠缚,担搁一生,皆由学术误人之故,甚可悯矣!

可以看出,修心就是做事,做事也是修心,在心中针对一件事不断地去私欲致良知(集义),也就抓住了修心的主干,其余枝节也就有了落脚处。(神意通达)

相关文章

  • 王阳明:凡事“勿忘勿助”,如何把握这个度

    勿忘勿助是儒家修心的窍门,讲的是无论历事练心还是独自涵养,都要把握好一个度,不可忘了,也不可过度。在阳明心学里,指...

  • 读《传习录》

    必有事焉,勿忘勿助

  • 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

    简易 真切 有恒 不执 勿忘 勿助 《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读到巨星陨落,痛到眼眶湿润。心即理...

  • 勿忘勿助

    无情岁月增中减, 有味相思苦内甜; 拔苗助长不讨好, 勿忘勿助任自然。

  • 勿忘勿助

    勿忘勿助,是指在修炼之中,对于身体内景的变化,保持自然的口诀。张三丰真人云:“神息相依,守其清静自然曰勿忘,顺其清...

  • 勿忘勿助

    近期学习了和华衫老师学儒家思想这门课程,感触良多。而仅有感触是无用的,行为上有了变化才能体现出学习的价值。那么为了...

  • 李建治-《活法》序言一:“活法”稻盛和夫的人生观20180222

    学习和修炼就是就如同孟子说的“勿忘勿助”,勿忘,就是不要忘了日日不断下功夫,滴水石穿。勿助,是不要拔苗助长。 序言...

  • 学儒家思想(十七)

    这一讲,我接着讲养气,我来说说养浩然之气的第三条心法——勿忘勿助。 勿忘勿助是什么意思呢?忘,是忘记;助,是拔苗助...

  • 刘振读《活法》01序言:“活法”是稻盛和夫的人生观2018013

    学习和修炼就是就如同孟子说的“勿忘勿助”,勿忘,就是不要忘了日日不断下功夫,滴水石穿。勿助,是不要拔苗助长。学习我...

  • 2019-1-26(勿忘勿助,将迎意必)

    华杉说 拔苗助长这段故事其实还留下一个成语——勿忘勿助。除了勿忘勿助,不要拔苗助长,还有一个词——不要“将迎意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凡事“勿忘勿助”,如何把握这个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cp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