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1 成年期的心理发展观

8.1 成年期的心理发展观

作者: 赵淇竹 | 来源:发表于2018-07-16 23:03 被阅读47次

1、成年初期:18/19-35岁,由青年走向成人的时期,又称为青年晚期。

处在青年晚期到成年初期的过渡。

(1)第二次诞生,斯普兰格将青年形容为“第二次诞生”

(2)由“疾风怒涛”到“相对平稳”,霍尔将青春期形容为“疾风怒涛”,而到了青年晚期已经基本处于安定状态。

(3)“边缘人”:已脱离儿童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心理的合法延续偿付期”

2、中年期:35-60岁,从青年期到老年期过渡。

(1)既是生理的成熟期,心理的稳定期

(2)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3)更年期——第二个青春期

3、老年期:60岁以后

认知活动退行性变化。


一、成年期的心理发展观

1、老年丧失观

2、毕生发展观 


  一、成年期的心理发展观

1、老年丧失观/传统发展观

该观点认为从中年起到老年的心理变化,只是不断老化和衰退,而没有发展。

2、毕生发展观,巴尔特斯,心理发展贯穿一生

(1)毕生发展:

个体的发展是一生的过程,并不仅限于儿童和青少年,中年、老年也在发展。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征和价值。

(2)有得有失:

发展不是简单的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而总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的结合组成,尽可能得失最优化。

(3)生物和文化:

生物学(衰退)和文化(补偿)的相对影响在生命全程会变化。

(4)再分配:

发展包括了资源的不断再分配,有助成长、维持或恢复、应对丧失。

(5)可变性:

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内的可变性。

(6)多背景:

发展受到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在多重背景中进行。 

毕生得失有变化,生化背景再分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1 成年期的心理发展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cr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