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读后感 Ⅰ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读后感 Ⅰ

作者: MealieXu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16:36 被阅读0次

    作者Daniel T.Willingham 丹尼尔·T.威林厄姆研究认知心理学领域,关注以大脑为基础的学习和记忆。这本书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是教育心理学的入门书籍。

    人类跟其他动物相比,的确擅长思考。认知学家说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思考是缓慢的、费力的、不可靠的。平时我们的视觉、行动功能和记忆系统调动了大量的大脑资源,为我们提供信息,又快又省力,在我们的大多数的生活行为中,即便所做的事情可能相对复杂,也不是用思考来指引行动,比如刚开始学开车时踩油门力度,红灯亮时何时踩刹车,拐弯时方向盘转多少,何时看后视镜,熟练了后整个过程不假思索,可以像走路一样驾驭汽车,还能边开车边聊天听广播边吃薯条,一项本来需要大量精力的任务,通过练习可以只需要很少的精力甚至不需要费力。

    人们喜欢解决问题,但是不喜欢尝试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生来就有好奇心,除非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这份好奇心才能存活,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解决问题会带来愉悦感,成功的思考可以带来满足感、成就感。愉悦感源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上毫无进展是不会有愉悦感的,同样,直接知道答案也不会有很大的愉悦。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了答案就会很愉快。也就是说问题的困难程度会影响好奇心的力量是否长久。太难了产生沮丧,太容易又无聊,就跟跳起来去够篮球框是一样的。人有好奇心和大脑避免思考,并不矛盾,弄清楚了思考的机制,就能明白学生为何不喜欢上学,不喜欢做题。

    思考是怎么运作的呢,书里提到了一个最简单的大脑模型,很重要的概念是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第一次听到工作记忆是黄扬名关于认知卸载的演讲,其中提到由他的博士导师Alan Baddeley提出的工作记忆理论,明白了大脑、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就好比电脑、内存和硬盘的关系。环境是各种可看可听的事情、待解决的问题;工作记忆是意识和思考区域;长期记忆是一个储存你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的巨大仓库。长期记忆中的所有信息存在于意识之外,在使用之前都静静地待在那里,进入工作记忆时它才浮现到意识中。思考就是将环境和长期记忆中的信息在工作记忆区域里用新的方法进行组合的过程。在P11图7和P13图9的两个例子能很好的解释什么叫做重新组合,以及类比对教育的重要性。用内存来比喻工作记忆,也很形象地说明了工作记忆是有限空间。我们的大脑不能同时思考好几件事,我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制,工作记忆负荷大了,运行速度会放慢,所以认知卸载就是让我们的内存能空出来,能更高效的运行。思考的成功取决于四方面:

    • 环境的信息
      周边环境可以理解为外部刺激,它是在自己长期记忆之外的,进入工作记忆区域,让大脑在长期记忆中快速调用相关信息去与外部信息碰撞。所以外部信息的摄取上是否可靠,是否足够,会很大程度影响调用哪些长期记忆。
    • 长期记忆中的事实
      这里说的事实是指事实性知识。学习就是要学习分析和思考能力,这没错。但这些能力的前提是要有背景知识。比如元素周期表,乘法口诀,公式原理,地理基础知识,生物知识等等。在初期大多数学习的就是各个科目的需要“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是先于技能的。独立、客观的思考过程与背景知识紧密联系。写作有跳跃性,这是因为作者认为读者有能力填补中断的地方,因而省略了一些理解逻辑关系的必要信息。某一学科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在该学科有深的认知,通过思考增加更多的背景知识,这是形成指数增长的。所以对小孩子来说,初期记忆背景知识是有必要的,不能以为“死记硬背”就是笨的表现。另外,记得牢,同时也使得调用它时更快。
    • 长期记忆中的步骤
      步骤就是过程,把复杂的过程变成简单的,把离散的步骤变成有效优化的。如果带球的同时还要思考踢球的角度和速度,你不太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足球选手。这就意味着离不开训练,使过程变得不假思索。训练始终背负着恶名,似乎没天赋的人才需要反复训练,有这种思想很不好。就像经历高考必要经历题海战术,同一题型反复接触就是增强记忆,减少解题时间。不同题型都要接触,就是增加更多解题技能,碰到新题目时才有更多的储备技能去重组调用。这是让思考过程变得省力和有效率。
    • 工作记忆中的空间大小
      电脑的内存空间满载操作时,电脑运行速度就下降。同样,人同时思考几件事时大脑就缓慢和笨拙。工作记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空间有限,这是人类认知的基本瓶颈。在有限空间内尽少占用运行空间的方法就是增加事实性知识和刻意训练。低层次过程必须不假思索,才能给更高层次的过程提供足够的空间。另外我们说记性差,经常是指刚做过的事忘了,而很少指长期记忆里的信息遗忘了,常常是因为工作记忆空间满载运行,没有吸收到长期记忆中。需要做认知卸载来增加空间,尤其工作记忆进入高度强烈的神经兴奋状态,搞研究,写论文,做战略战术等思考时,不重要的信息就通过其他载体去提醒和记忆。你不用时刻注意1小时到了没,让定时器来提醒,你不用时刻脑记不同时期不同注册账户的用户名密码,让备忘录来帮助你。利用不同载体和工具来进行认知卸载,增加工作记忆空间。

    那么能解释学生为何不喜欢上学了,以及老师怎么让学生喜欢上学。我始终认为老师这个角色最重要不是传授知识本身,而是如何给学生开一道门缝让阳光照进去。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希望学生主动思考。当老师提出问题时,问题是否合理在于学生的长期记忆是否有恰当的背景信息,没有背景信息就无法参与思考,问题太简单了也会不需要思考。一个班里的学生,学习同样的知识,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问题的难度却是不同的,能力不够的学生会觉得功课太难,以致放弃作业放弃思考。学生成绩差会去上补课班,而不能完成的作业不可能帮助他们迎头赶上,反而会掉得更远。有的补课并没有提升成绩,可能是一直在硬教学生那些无法完成的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读后感 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gv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