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古之圣贤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 · 告子上》
“亚圣”孟子所持的观点是“人性本善”。好人之所以为好人,是因为后天环境正面引导的结果;坏人之所以变坏,则是因为后天环境负面引导的结果,使人失了“善之本性”。
这种观点对于孟子学说的传播来说是一方便因素,因为只有认定了“人性本善”这一条,才能为孟子学说中的“仁政爱民”思想和“修身养性”思想提供坚实的中心理论基础。从其学说整体来看,其哲学思想偏向主观唯心主义。
可是,同为儒家学派的荀子却有另一番不同的言论。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 · 性恶第二十三》
如此看来,之所以荀子的学生韩非和李斯能成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因为荀子学说的中心思想为此“性恶论”——法家将其发展为人之本性为恶故须法制律驱。也是正因为此,才显得教育学习于人重要性之突出。从其学说整体来看,其哲学思想偏向客观唯物主义。
两相比较便可看出,孟子和荀子于“人之本性”上的观点分歧根因皆在于哲学分析角度的差别。但是,他们的学说结论却都很相近,都强调了后天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也就是说,他们两家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对立互补的关系,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而是两者都对但不全对,两者观点之集合便是真理之近似。
孔子请教老子图或许,道家可以当这个“和事佬”,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融合到一块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老子 · 第二章》
好人之所以为好人,是因为有坏人的存在,被衬托出来而已。假如这世上没有坏人,还有“好人”之谓吗?阴阳相生相克,有无相生,恒久为常。就是因为天道循环久了,世人皆以为常了,进而忘却善恶之由来为何了。
夫婴儿甫一降生,岂知何为善恶?只知饿了要哭求奶吃,可是为什么婴儿不饿了还喜欢含手指或者含奶嘴呢?弗洛伊德认为这是婴儿的性欲使然,详细称谓为“口唇式性欲”。可见,婴儿虽小,却也知道“食”欲之外的“色”欲了(婴儿喜欢好看的人怕丑陋之人也是一方面证例)。
这也就是说,婴儿既具有变好的潜质也具有变坏的潜质,因为只要有完整的人之常欲,便能往好或坏之方面逐渐引导。
但是,善念与恶念从来都是如阴阳鱼般一体双生的,相互为矛盾对立体又整体为包容矛盾系统;所以有时候好人能变成坏人,坏人有时候也能变为好人,关键就在于善念与恶念的矛盾对立运动情况为何而定,只要善念能够在良性循环中稳压恶念便可迈入“修身养性”之升华阶段。
下面,引《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电影中“小天狼星”布莱克对哈利说的一句话为尾据。
世界不分好人和坏人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光明与黑暗,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选择。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意识。人之所以有意识是因为人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精神思维活动,人的大脑能让感觉信息充当各种神经联系活动的触发因子,而不仅仅是像动物那样单单只让感觉信息充当简单的条件反射活动之触发因子。
这种精神活动进程始终呈良性循环发展,因为随着感觉信息的不断获取,精神活动的复杂程度亦不断升级,随后又能让获取的感觉信息充当更多方面的神经联结活动之触发因子。
所以,人懂得思考学习,懂得分辨是非善恶,懂得仁义礼智,这一切都是与常“欲”相关的感觉器官所摄入信息相关联的精神活动。
不良人之所以不懂得这些是因为其“欲”过甚,遮蔽了“欲”之所求,这样本末倒置的事情世间常有之。故“成己”不在于克“欲”,而在于“原天知命”——去窥探“欲”之本源而反修己身。
另外,人类群体的精神活动并不是单一个体的偶然事件,而是一个整体的良性循环系统,而这个整体的良性循环系统就叫作——人类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