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能怎样,只有自己没有接触过和没有想到的,当自己接触后才能明白,原来还能这样,原来群友可以这么主动和无私。
已经适应了一板一眼,有布置有行动的方式,习惯了以工作身份来定义个人身份,按照级别和层级隶属关系在交往中扮演不同角色,进入小灶群给了我一个完全不同的感觉。
参加了一些除了工作之外的微信群,关于情绪管理、关于孩子成长,但是给我最大震撼的还是小灶群。
怎么在小灶群生活下去,怎么在小灶群里认识牛人,看到很多群友聊的热热闹闹,却参与甚少。
经营关系的本质是互惠。
不妄自菲薄,也不自欺欺人,挖掘自己的特长,欣赏别人的优点,展示自己的特长,互通有无。
和牛人做朋友: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态,行动中积极传递价值,时刻自我精进。
不敢和牛人做朋友,觉得自己没有可以互惠的价值,因为无论资源、平台、见识、境界似乎都没有可以共享的。这就是一种自卑的心态,所以如非必须可能都不会主动添加牛人,不敢请教,固步自封。
积极传递价值。这里对价值的定义,我理解的过于狭隘,总觉得像波力那样思路清晰、思维导图一出天下无敌;像范范那样有范儿,感觉讲课、生活潇洒自如,似乎大神的模样才能在群里创造价值,才能体现稀缺性,我为他人提供帮助人。可是在群里我看到了很多积极主动的灶友,从一开始就热心查找收集资料,为大家分享好的课程,整理讲话。猫叔开营仪式后,波力飞快的整理了猫叔的要求。在这个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时候,对知识的理解又增进了一层,又快速做了整理分享给大家。
他们这样做了之后,我会有原来还可以这样做的赞叹,原来还可以这样自动自发,可以这样做,自己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的困惑,但是他们可以想的更细致,超前而作。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在一次聚会上,有人说这并不稀奇,哥伦布并没有申辩,而是拿起一个鸡蛋问谁有办法让鸡蛋在桌子上立起来,没去人做到,哥伦布拿起鸡蛋,轻轻的敲了一头儿,然后就立在了桌面上,有人恍然大悟。
当别人做了之后,会想,这并不是太难呀。差距就在于,并没有这样的想法,或者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并没有行动。
其实这就是少了互助的思维,缺少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和行动,这才是差距本身。
如何管理人脉。准备、标记和保温,前提都是在关心别人的需求,为别人的需求着想,让别人体会到不一样的对待,感受到在别人眼中的重视。让别人体会大到自己被重视的感觉,这才是。
每天我们说的最多的词汇经过实验统计,就是“我”,我做了什么,我想了什么,我看到了什么,我喜欢什么,我讨厌什么,我准备要做什么,我准备不要作做什么。
把这个视角调整一下,我能为大家做些什么,看别人的需求,就我自身而言,这是先要转换的一方面吧。
人脉,这个词语,我是很怯的,总感觉在开发、保持、维系上自己都不够从容,相对被动一些。
当然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行动上还是有些迟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