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在写三千字时,恍惚之间想起了《人生海海》这本书,想起了上校的一生,想起了那些浮浮沉沉,想起了人性的冷暖与生命的悲欢。实在是极度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我想,我可以在一个喜人的午后,或一个宁静的夜晚,把当天所有事情都做完,然后安安静静地把这本书再慢慢地细读一遍,再去感受一遍上校的人生。故事里有太多意难平的情节,也有非常多让人为之叹息为之痛哭流涕的瞬间,那都是因为我们自己愿意走进他的人生,细细品读,为之而喜而泣。
我想,喜欢文学的人,应该都很细腻,也很有情感的共鸣。很感恩今年我的一个发现,就是我开始慢慢地意识到自己情感的细腻,以及善于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曾经的我,有尝试过刻意地练习,让自己变得更加“硬”,“刚”,实际上,这个好像并不大适合我。soft and firm, 比较像我自己。
当然,每个人,都不完美,时刻都有进步的空间。有些缺点或者不好的习惯,还是要改的。但是,我们并不需要刻意模仿谁,觉得身边的谁就是最棒的,我要变成他那样,我就一定要模仿他的全部。这样,会让自己丢失了自己,找不到自己。到最后,好像自己拼凑了一些东西过来了,但是,那个人已经不是自己了,好像换了一个人。
我想,最好的改变,不应该是这样的。而是说,先认识自己,觉察到自己的优缺点,然后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由衷地欣赏自己闪光的地方,再慢慢地改变一些目前会拖慢自己前进脚步地习惯或者行为,如果一时之间,自己还无法改过来,没关系,先改变一点点,哪怕5%,也是进步。对于这样的进步,我们可以嘉许自己,欣赏自己,因为进步了5%,其实我们已经很棒了。
这样的5%,对于有的人来讲,可能无足挂齿,甚至还有可能会迎来别人的嘲笑,觉得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矫情,不就改变了一点点嘛,有这必要嘛,又是欣赏又是夸奖什么的。
这样的人,要么他们行动力很强,目标很清晰,内心很强大,说干就干,不需要自己或旁人的支持鼓励,就可以走到终点,一般这种人是天才,或者已经经过了长期的高要求的自我训练。
要么这些人压根儿没有想过改变,他们在嫉妒那些有勇气踏出第一步进行改变的 人,我做不到,我过得不好,你也别指望过得好,做得到,这种人,也不用多说什么了,我们直接远离或者忽略就可以了。
选择跟自己相同能量的人在一起,才能保持自己的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