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门头沟的特大暴雨引起山洪爆发,还有牡丹江的洪水的报道,想到九八年抗洪。
仰看天空,遥望宇宙,确实感到人类的渺小,在大自然面前,人如同蝼蚁。
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没有太阳,海洋也是冰川,地球不会有河流,陆地将会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漠。
是太阳的照射,使地球上的水蒸发,形成云雾,被空气流动的风,送到高空,冷热气流交汇,雷电云雨变幻。有山就有水,有坡度高差,必有水的流动,使大地上河流纵横奔腾。
风调雨顺,是人们的美好愿望。风云变幻是自然规律,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可以做出大概率预测,很难对天气进行干预。旱涝灾害总是难以避免,人类只能采取一些事发后的一些补漏措施。人类的历史,贯穿着利用水,与水做斗争历史。
玛雅有诺亚方舟的神话,中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还有古代神奇的都江堰,现代的三峡、龙滩、龙羊峡等众多调蓄工程。在建的白鹤滩水电站,还有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说,我们的水务事业取得了非常的的进步。
但是,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较为发达的当今,仍然有连年水患,不能不让人们遗憾。我们是否应该思考:水利系统的领导和精英们,能否建立一个全国总体水系、各大、中河流水系的一个动态防患的数据模型。
利用水库、蓄洪区、泄洪区、山林、草地、海绵城镇建设,并将其对水系调节能力数据化,不断改进完善薄弱环节。
最大限度避免年年防洪,年年灾。
林地草地,对拦蓄水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厚实的植被地表,是一个庞大的蓄水系统,能够极大滞缓山洪发生。
建国后,乱砍盗伐,过度开垦,破坏了大量植被,山区坡岭的蓄水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据不完全统计,五六十年代的很多山泉已经消失。
很多坡地,小雨泥流淌,大雨山洪发。
水利,该从长远、全局以及综合要素去布局了。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