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没在妈妈家过十五了。
刚到中午,老爸就来请示老妈:灯笼什么时候挂?妈妈说:急什么,再等等。挂早了大太阳一晒,灯笼早早就旧了。
精明精细的妈妈,老是有一套我们意想不到的说法,儿女们有时口服心不服,但从不耽误任务执行。爸爸是执行妈妈的最高指示的楷模,大半辈子了,从来不讲任何条件。
下午四点,爸爸忍不住又来请示,妈妈这回终于首肯,我们和爸爸一起忙活,十几分钟后,终于接好线路,把两个大红灯笼顺利挂好。插上插座一试:大红灯笼亮闪闪,完美!
妈妈做的手工灯笼妈妈今年也格外高兴,她亲自动手,给宝贝孙女做了一个手持小灯笼,材料都是顺手拈来:一个干净的罐头瓶,一截直径寸许的红蜡烛,一圈水红色的装饰纸,几条红绳,一把闲置的伞柄,外加几条双面胶。你瞧,这简洁实用的罐头瓶小提灯,就是妈妈亲手给小孙女做的,把瓶中的红蜡烛一点燃,明灯立即有了非凡神采,而且,任你如何跑动,一点也不怕风大吹熄了蜡烛!
爷爷,你看我的灯!小孙女兴奋得简直有些忘乎所以,这下可以出去游灯笼了!长到十三岁,她还是第一次提着这么别致的小灯笼呢。
无比兴奋的小丫头乡村的小路上很安静,太阳能路灯白亮亮地映照着,奶奶、小孙女、姑姑,三人沿着门前的沙石小路走走停停。一路上只看见一个略有些跛腿的年轻人,约莫三十上下,面目看不大清楚,只见他匆促地、略有些夸张地摇着他的两腿,从沙石小路径直拐上不远处的国道,很快就消失在了夜色中。
想起很久以前,我小时候的乡村,元宵节似乎要比现在更热闹一些。那时家家都有三四个孩子,每到正月十五,家家大人孩子一起做手工灯笼,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玻璃、彩纸都派上了用场,里面固定好小蜡烛,晚上吃完元宵,大大小小的孩子争先恐后地从家里跑出来,大家手里提着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灯笼,一起嬉笑游走,那场面十分欢喜有趣!
然而现在,出来游灯的孩子是越来越少了,因为留在乡村的孩子,与当初那个时代相比,已经少之又少。但节日气氛却从未缺乏,甚至烘托得更好——鞭炮声声炸响,礼花不时在天空耀亮,几乎家家户户都悬挂了红灯笼。
礼花在乡村上空绚烂游走了一圈,我急着回家写正月十五的日更,小侄女却兴奋不减,到屋里打了一个停,吃了几颗榛子、碧根果,又兴致盎然地跑出去了。
妈妈家的院子这个正月十五,因为身在乡村,我有些亢奋。小侄女就更亢奋了,平时八点就已沉沉大睡,现在,马上十一点了,还醒着,两眼烁烁放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