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二宝妈,我平时比较注重亲子沟通,尤其被鸡娃被内卷的当下,如果常常被焦虑所控制,无法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只会加剧亲子矛盾的进一步深化甚至激化,成为各种不可逆悲剧的源头。
今年春节后,我身边相继发生两起学生跳楼事件。因为成绩不够好,被爸爸妈妈斥责甚至打骂,两个还不满15岁的花季少年,毅然选择了不归路。可见,达成正确而有效的沟通是多么重要。
之前读《非暴力沟通》,给我留下较深印象,因为它系统地“提供一套方法解决一个问题”,虽然这套方法并不复杂,但其中立足的视角特别值得称道。
比如,它是围绕“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八个字展开,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意愿,让人们既能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从而让爱融入生活。
注意,人类沟通的媒介基本是靠语言,但语言却非常不可靠,尤其它在经由大脑有选择的分析、评判后,无法完全呈现鲜活的真实,有时甚至离真相相去甚远。但“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常常无法觉察到。
因此,非暴力沟通希望大家在说话时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做出反应,而是通过客观的观察和冷静的分析,更精确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在沟通中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带着友善和爱意来加深与他人的联系,高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是我写《<非暴力沟通>,出于对生命的爱与尊重》中的一句话,也是我对于亲子沟通的一点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