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的医疗剧其实并不多,前段时间受到安利,看了这部日剧,虽然里面有很多不合常理的东西,依然是一部值得讨论的剧。
尖端医疗的真相
在《黑色止血钳》中,高阶医生从美国带回名为snipe的最新器械,撼动了“佐伯式”瓣膜修复术的地位。为了完成关于snipe的论文并使它在日本真正投入使用,高阶不放过每一次使用snipe的手术机会。然而一开始的每次使用,都使患者险些丧命。一次是人工瓣膜脱落,在回收的过程中卡住心肌,一次是瓣膜成形后病人血管瘤破裂。
snipe存在的意义是使普通医生也能进行佐伯式手术,但是因为应用的不合理,它就是杀死病人的兵器。
这个情景,像极了现在的达芬奇机器人。
《尖端医疗的真相》是一部展示尖端医疗技术不为人知的一面的纪录片。在其中,有一位由达芬奇机器人切除子宫的患者,“90公分的肠子掉了出来”。与传统手术相比,通过机器人手术的患者阴道断裂开的概率高出3-9倍。
达芬奇机器人无疑是拥抱科技的标识,但是它造成的悲剧,并非是由于科技,而是人们在拥有科技之后的傲慢与敷衍。达芬奇机器人投入使用,外科医生需要经历长达两个月的培训,但是很多外科医生并没有经历两个月的培训,这种敷衍的态度和器械监管的缺失,器械商偷工减料的宣传,导致了这些流血的悲剧。
丁香园有一篇关于尖端医疗真相的推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本想翻一翻那篇文章的,但是已经因为违规被删除了。我觉得这不是什么敏感话题,任何人都应该看到。里面有句话说得很好,“整个社会都在求新求快的时候,与生命贴近的医者,更应该保持冷静和警惕。”
一百个医生,同一个良心
《黑色止血钳》里的每个医生形象都很鲜明。一遇事就手忙脚乱的实习医生世良;整天沉迷于学术和论文的高阶;追求名利,同时手术技巧高超的佐伯教授;手术室恶魔,将病人物化的渡海。
从世良到渡海,再到佐伯教授,他们或许是我们每个医学生都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
我不喜欢世良的懦弱和不作为,不喜欢高阶只知道为了西岐教授的影响因子醉心于论文,不喜欢他把病人当成snipe的实验对象,我不喜欢佐伯只知道争名逐利,不喜欢他的背叛,我不喜欢渡海把病人当成物体,傲视一切,不喜欢他逼走医生。
纵使我有这么多不喜欢,他们在对待患者时都是一片真心。世良求高阶,求渡海做手术的时候;佐伯教授半夜接手术的时候;高阶为了一个小女孩专程引进snipe的时候;渡海每次在手术意外救场的时候……纵使我有这么多不喜欢,多么不喜欢他们在临床一线背后的形象与行径,这些时候我依然对他们怀有敬意。
渡海虽然独断专行,性格恶劣,却是纷杂的医疗环境中的一位好医生。他不宣之于口,默默地爱护着自己的患者。在所有人为了试验snipe而欺骗患者的时候,只有他依然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预见习的时候也看到很多性格各异的医生,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关爱着患者。我不大喜欢科室一位傲娇的师兄,可是他问诊时的神态又着实令我羡慕。 我现在是一个连世良都不如的小菜鸡,不过期待着自己成长为佐伯的那一天。
写到这里,想以预见习时听到韦老师对患者说的一句话结尾:“我们是一条战线上的人。”
网友评论
杏林春暖,橘井泉香,一直流淌在中国医生的血液里。
确实,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相同的是,他们是为了改变患者的命运而努力的。
这就是医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