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在简书过鸡年——万人万字,请接棒!
简年7:廿九丨春节前的馒头,万不能忘记的新衣

简年7:廿九丨春节前的馒头,万不能忘记的新衣

作者: 周读札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1-26 20:50 被阅读31次

今天几乎是最忙碌的一天,尽管扫房子和贴春联是前几天的日程,但现在人们仿佛都患了拖延症,我也一样。贴春联、打扫屋子,加上各种查漏补缺,导致的结果就是累的一点都不想动。

然而只要想想今天还在上班的人,就觉得好开心。俗话说的好,上班上到今天还没放假的人,要么年薪上百万,要么月薪千把块。

腊月二十九的馒头

说正事,还是那段谚语,“二十九,蒸馒头”。这句话确实有些过时了,至少在鹤壁这边,选择今天蒸馒头的还真不多。早在前几天,人们就在馒头铺定好了过年需要的馒头,而且相对还说都比较单调,过年用的馒头主要就是花糕和枣花。

花糕取“发”和“高”的谐音,自然是希望来年发大财,而且步步高升,我们在图片上见过这样耸人听闻的花糕:

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且不说找不到地方摆放发这个高的馒头,光是吃完这个巨无霸就得几个月时间了。

现在,在农村通常会蒸一大一小两朵花糕,大的约莫有将近两尺的直径,小的直径一尺到一尺半不等。蒸好以后先放到年货的屋子放着,上面还会盖一张福字。

到年三十的晚上,两朵花糕会当做贡品,一朵大的是上供给神灵,一朵小的上供给祖先。

除了花糕之外,我们还会蒸上几朵小一些的枣花,就是下图的样子。枣花是上供给灶王、门神、土地这些神灵的。

花糕和枣花仅在年三十和大年初一供养,过后就会摘下来,自己吃饭或者家里来亲戚了,就当成馒头吃,吃的时间越长,沾染的福气就越多。

年三十的新衣

年三十又该干什么呢?要干的事情太多,一下子肯定说不完,干脆来一个回忆杀好了。

我小时候记忆的民谚是:“三十,退皮”。这句话的意思是,年三十就可以把平时穿的衣服脱掉,换上过年穿的新衣服了。

很多年前,人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舍得扯几尺步,做一身新衣服。再到后来,市场上有了各种成衣,过年穿新衣成了每个孩子的渴望。

直到现在,我仍然清晰记得,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期盼新衣服。我也能记得父母带着我在县里逛一大天的情形。从外套到裤子,再到鞋子,一身的行头,一件都不能少。

我穿过质量不好的小西服,穿过条绒外套加条绒裤子,穿过一双死贵死贵的乔丹鞋子,穿过一个比我年龄成熟二十多岁的夹克衫,再到后来,我已经不相信父母的审美,开始要了钱跟同学一起买衣服。

现在,我已经不记得从哪年开始,过年已经不再渴望新衣了。而我的记忆里隐约想起,幼时过年给我买衣服时,从没问过父母为什么不买他们的?

几天前,我跟父母一起去超市办年货,路过商场的服装店,二老进去转了一下,摸摸衣服,再翻翻标价牌,然后又放下。我陡然发现,他们需要一件过年的新衣,昂贵的标价又让他们犹豫再三。于是,我只能劝说他们,真的该买件衣服了。

一件新衣服就是一种期盼、一种欣喜,如同我们平时网购拆快递一样,拆快递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常事。而对父母来说,新衣服带来的欢喜要持久的多。

我开始明白,自己跟父母的角色已经对调,现在已经轮到我带他们买过年的新衣,如同小时候他们带领我一样,他们也会跟我幼时一样开心和期盼。而我从他们脸上发掘的笑意,竟让我无比满足。

各位,后天就是新年,您带父母买衣服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年7:廿九丨春节前的馒头,万不能忘记的新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qf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