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屈原与楚辞

作者: Catannady | 来源:发表于2020-04-25 16:20 被阅读0次

楚辞即楚人之辞,习惯上专指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所创作的一种文体。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色,因其中《离骚》最为著名,亦成为骚体。后人多有效仿之作。至西汉刘向首次将战国至汉代的优秀诗篇辑录成册,并命名为《楚辞》。它作为我国第一部由文人个体创作的诗歌总集,华丽、奇幻而富于激情,成为中华美学的源头。

屈原芈姓,名平,字原。楚武王后裔,其先祖分封于屈,遂以屈为姓氏。

早年20多岁,屈原任楚怀王司徒(可能仅仅次于宰相的权职),参与楚国重大国策议定,也掌握重要外交事务。是时,楚国政治昏暗,屈原因遭馋言被怀王疏远,转任三闾大夫,长官王族三氏族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后来,怀王死于秦,楚顷襄王继位,屈原将日益衰败的国势归因于国内实权人物子兰等人,再次遭到子兰等人的馋言诬告,被流放到了湘地一带。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彻底失去希望的屈原在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汩罗江。

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

失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返

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扶秦弓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

少年得志的屈原在人生前半段没有给自己积累足够的抗逆境的心理素质,以至于在后半生中的遭遇无法得到内心和解,最终以死解脱。他的九歌和九章写尽了禀赋纯美和高洁品德,富丽的语言中隐隐流露的凄美和孤寂感,是一种清高而非洒脱。屈原曾提出“美政”的政治理念,是其所处盛行巫文化的楚地之风的产物。地理环境其实对上层建筑的影响及其巨大。而后,屈原又书写了更为理性、极具思辨意味的《天问》。天,是万物本源,也是万物秩序,天等同于上帝(中国原生词汇),也会显示为造化一类的存在。《天问》通篇172个问题组成,涉及神话传说到历史记载,无不包容。以问天的形式对人类面对的一系列根本的、重大的问题的质疑。文中体现了大胆怀疑的精神,希望从根本上对世界的自然秩序和伦理秩序进行深入探究以求得更合理的解释。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有追求真理的心,无奈环境赋予了他无法逃脱的命运和局限。拜偶像、遭馋言等事件让他身心灵都变得极其脆弱,最终不得已以悲剧收场。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相关文章

  • 关于屈原与楚辞

    楚辞即楚人之辞,习惯上专指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所创作的一种文体。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色,因其中《离骚》最为著名,亦...

  • 《文学回忆录》| 读书笔记14

    今日讲述第12讲 楚辞与屈原 说起《楚辞》会想到屈原。说起屈原,会想起《离骚》。说起《离骚》,又回到了《楚...

  • 《楚辞》与屈原

    北人性刚,南人性柔。大抵如此。 北方之地,山川雄浑,民生其间,多尚实际。 南方之地,山水清幽,民生其间,多尚虚无。...

  • 楚辞与屈原

    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看书了,工作忙禄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更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自控力不强。 上周末去成都市博物馆看了...

  • 屈原与《楚辞》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苏东坡说: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唯屈子一人耳!...

  • 《楚辞》与屈原

    今天,读了《文学回忆录》一直停留在第十二讲:《楚辞》与屈原。 前面几篇文章,写了关于《诗经》的。相对于选自北方诗歌...

  • 如果你被流放了

    今天学习的时候,翻译了一篇文言文,屈原的楚辞·渔夫。讲述的是屈原与渔夫的对话,关于屈原被流放的事情。我突然就想到,...

  • 先秦文学之我见~2

    《楚辞》,楚辞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屈原,相传楚辞是屈原新创的诗歌体裁。从时间上,楚辞晚于诗经;从地域上,楚辞属于南方文...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四章

    第四章 屈原和楚辞第一节 屈原和楚辞一、屈原及其楚辞创作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可以确定为屈原作品的有:《离骚》、《天...

  • 《屈原》读书笔记(3)

    关于楚辞: 屈原的诗歌,后人称为“楚辞”。这个名称,是在西汉时才有的。 汉武帝时,“楚辞”已经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屈原与楚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rk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