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钱草来了。本真的绿,和着几片因颓废而出现的黄,在这个秋风不甚起劲的天气里,陡然让人疑心是否又到了春天。
是从老家搜罗来的。上回原本就已准备妥当,临出门却忘了带。当时隐隐觉出不踏实感,却又想不起究竟哪一环节松弛了,或者过于紧致了。直到那天看见同学家露台上花花草草照,才像是黑暗中忽地射进一束光线,遁着光亮望向窗外,于是看见了那一片被疏忽的绿色,心里便有了着落,任由淡淡的欢喜透过庸常的时光漫进来。
那一天,见老家的铜钱草茂盛地溢满了盆,我便央老妈匀出一小截。老妈道:“会长得很,没多久就蹿满了。”她握着把剪刀,走向“聚宝盆”,掀起它们的根,咔嚓几下,原本长得团团簇簇的一群乍然分成两拨,依然将根没于水中。可不,回家时就忘了这茬了。
现在,对着这丰沛的绿意,我复读以往摘录的大作家的文字。这从学生时代就养成的小习惯,时不时滋养我,从中汲取营养。除了大部头文学,也有个别几行“警句”,比如:“有计划就是蓝图,没计划就是拼图。”“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举动,决定了今后在苦难的历程中,是奋勇向前,还是随波逐流。不要给自己设限。”
被那些文字卷起的,还有一些人的状态,他们其实像一个个小印记,悄悄地镶嵌在你我所经历的旅程中,时不时来几个,像是为这盆绿植应景。
她让自己淹没在沉默之中--至少是一部分人所看到的不言不语状态。那被刻意封锁的心,拒绝流露出小女人似的哪怕是细枝末梢,而将自己严丝合缝于当今快速航行的“时代船舶”中。就像有人躲在船舱,默默望着汪洋大海;有人漫步于甲板,高声谈笑;有人穿行于人群中,做自己的事,也不忘了与同行的人一起互动。看起来,大家都处于同一个时代,事实上,因为观念、认知、情绪、经历等各种因素的不同,他们所接收的光是不同的。
就像眼前的绿色,如果只是单纯地绿着,挺好。绿色底下的葱茏,却又是肉眼所不能及的复杂。真正用心灵去破译,大抵得历经时光无休止的演变,才能托举出纯粹的绿。植物多是坦诚而简单的,可是人呢,却未必。谁知道究竟是什么阻挡了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