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通过什么文章或者渠道的推荐,买了一本安野光雅的十二堂绘画课。
从来不会画画的人,从心底很向往可以能为自己画画的生活方式,也许是当初看到推荐买这本书的原因。
书面的装帧是自己很喜欢的那种既灿烂又冷静的黄色,读到书里面才发现,这个面子就是安野光雅画作的底子,他是多么喜欢用不同的黄色去描绘乡村野树,寂静的村落,远远近近的房屋。
在书里他会给出所有他绘画空间的照片,对比他画出来的样子,仿佛你是他的一个朋友,他带你一幅幅看他最近的画作,他告诉你他体味到的对梵高内心的巨大热情,吸引他到梵高最后画作的所在地,也是梵高最后生活的地方,去画梵高的教堂(虽然这个教堂有自己的名字),像是同曾经来过这个地方的绚烂灵魂一种无声的交流。
他告诉你因为曾经看过一个乡村便年年不忘,终于再去一次,找个合适的地方,有时候顶着烈日,有时候扛着严寒,争取在尽快能画完,可是有时候觉得轮廓图太潦草,有时候又觉得画面布局不满意,经常换个地方要重新再来一次,再来一次终于比较满意,再找个咖啡厅或者回家再把细节丰富起来。
因为爱画画,就像去了解画纸和颜料,去探访法国阿诗纸的工厂;说颜料的原理就是颜色和明矾或者胶类的混合物,凡是能染色的材料都曾经被用作颜料,到艺术商品店买了一套据说是18世纪的颜料套装;分享茜红颜色的由来,说到当初《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喜爱茜红,花了很多年希望大规模种植提取茜红的来源植物,后来他终于成功了,但是此时茜红的人工合成工艺也被研发出来了。
说到配色,我们不能照抄景色里面的颜色,远近树木的绿色,没法用忠实于景色状态的样子画出来,要用自己觉得协调的色调表达出颜色的层次,没有一个颜料颜色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试着自己去调配适合自己审美的颜色。
他在书中展示的作品中,很多树木的颜色用了浅浅的黄色来描绘,却没有一点违和,理解起来就是层层叠叠的树木沿着小路或者村庄递延出去。
画画也没有那么复杂,不是要等到一个学会了的阶段才要开始画,按他说的,画画就是拿起画笔把自己想画的东西画下来。他说每个景色里面最好有人物和其他活动的元素,不然会像是幽灵城市;人物的描绘可以只是像火柴人的样子,要抓住他们的行走状态,加上他们的步伐方向,手上的包,撑起的伞,不同人物的画像马上就生动起来了。
有时候为了自己心中喜欢的画面样子,要把不同的景色拼到同一个画面里,比如在运河的一边开对面的城市建筑,被道路分开的两边,一边是特定历史年代风格的美丽房子,另一边却掺和了现代的改造建筑,自己觉得放到一副画作里面不喜欢,就年代建筑那边的房子搬一些过来,这样凑成自己觉得满意的样子。 十二堂绘画课不知道怎么算的,读完好想并没有真的如上课般学到什么,但是却很轻轻慢慢的打消了对画画的所有神圣感,画画就是拿起笔画点什么,看到你喜欢的景色,尽量描绘出来,也许你会摸索出对自己满意的方式。
安野光雅,日本画家、绘本作家、随笔作家。1984年获得国际童书界最高荣誉的“安徒生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