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巧联妙对中国诗词大会简友广场
借境调心 凡俗渐消——佳联赏析(十二)

借境调心 凡俗渐消——佳联赏析(十二)

作者: 王传学 | 来源:发表于2022-11-03 09:30 被阅读0次

借境调心  凡俗渐消

——佳联赏析(十二)

明代学者洪应明的《菜根谭》中,有一副“借境调心”的联语: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尘心渐息;

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俗气潜消。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明代思想家、学者,籍贯不详,有《菜根谭》传世,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得知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其书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上联的“尘心”,指凡俗之心,名利之念。宋代诗人梅尧臣有“尘心古难洗,瀑布垂秋虹”的诗句。

上联是说,安闲自在地漫步于山林泉石之间,就能使人世间的凡俗念虑逐渐停息。

下联的“夷犹”,亦作夷曲,一般指犹豫、迟疑不前,亦指从容自得。宋代张炎《真珠帘·近雅轩即事》词:“休去,且料理琴书,夷犹古今。”

下联是说,如果从容自得地留恋于诗书图画的雅趣之中,那身上的粗俗习气就会潜移默化地消失。

作者在这则联语中说:“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意谓善于修身养性的人虽不沉溺于游山玩水或字画珍奇之中,但借山林泉石消除尘世俗念,借吟诗读书绘画的高尚情趣取代俗气,这无疑是调剂生活、陶冶情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雅好。

相关文章

  • 借境调心 凡俗渐消——佳联赏析(十二)

    借境调心 凡俗渐消 ——佳联赏析(十二) 明代学者洪应明的《菜根谭》中,有一副“借境调心”的联语: 徜徉于山林泉石...

  • 2019-02-12

    借境调心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

  • 玩物丧志,借境调心

    【原文】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译...

  • 宁静致远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在山间树林、清...

  • 借史励志 心诚志坚——佳联赏析(五)

    借史励志 心诚志坚 ——佳联赏析(五) 王传学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科举考试失利后,为激励自己,书一联《...

  • 李调元妙对唐伯虎——佳联赏析(十九)

    李调元妙对唐伯虎 ——佳联赏析(十九) 清代,蜀中才子李调元到山中寺庙游玩。长老说有事相求。原来,寺庙里有幅荷花图...

  • 品味菜根二百七拾整

    270.圣境之下,调心养神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

  • 深刻的人生感悟——佳联赏析(二)

    深刻的人生感悟 ——佳联赏析(二) 美景评说 近日读到一副对联,功力深厚,堪称“神联”: 上联:若不...

  • 亲登岳阳楼05

    “窦联”赏析之七: ————“此中有真意”出自陶渊明的诗《饮酒·结庐在人境》,原诗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宠辱两忘 荣枯一扫——佳联赏析(十六)

    宠辱两忘 荣枯一扫 ——佳联赏析(十六) 南宋诗人罗与之的《卫生》诗,有一联写到对待名利的态度: 两忘宠辱心源净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境调心 凡俗渐消——佳联赏析(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ar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