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大早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勤劳的农民伯伯,要开始播种了。田野里,放眼望去,一片片浓密的绿色,仿佛没有尽头,绿色里蕴含着一种安静。一切都无声无息,但在炎热的夏天,万物生长,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小麦早己过了抽穗灌浆阶段,即将用饱满的颗粒收割夏天,收获成熟。小时候的五月,老家还有成片的水田,很多放学后的时光,就是捉小蝌蚪,看它们如何变成小青蛙;秧田里的秧苗,有一拃高了,旁边晃晃悠悠地站着个稻草人,穿着鲜艳的破衣服,手里装模作样地拿着鞭子。小鸟其实从来也不怕它,照样偷吃嫩嫩的秧苗;晚上毕竟是能听见蛙鸣,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再往后,还能看见萤火虫。然后就是农民伯伯和我们斗智斗勇,防着我们去偷他果园里的果子吃。那时候我们也没有多少作业,成群结队的游荡在田野里,小河岸,果园旁,田畔上,农场里,能否搜寻到吃的倒是其次,看似很贫穷,其实也很快乐。不用写很多作业,考完试也没有人批评,一切全靠自觉,但我能背完语文课本且倒背如流。现在回家,曾经的那片水田早盖成房子了,农场倾倒了很多莫名的建筑垃圾成了大土堆,只有那棵柿子树还在,矗立在原地,却已经死了,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直指天空,一切都在提醒我,那些农耕时代的东西,都死了。尽管童年的秋天,我们曾经在柿子树上打秋千,编的草绳断了,被摔在松软的稻田里。那些稻草绳,都断了,都过去了……只有布谷鸟还在,还在恋旧般地唱着不变的独属于夏日的那首歌。它,还是记忆里童年的那只鸟儿吗?
二
夜色温柔,夏夜在浅吟低唱,似无尽的叹息,又似欢歌,毕竟这是一个满盛欢腾和热情的季节,一切都隐藏不住,欢喜,热爱,执著,坚持,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在夏的炽热中热烈地生长。漫步街边,在巷子口看见红艳艳的樱桃,绿生生的甜瓜,滚滚圆的西瓜,胖乎乎的豆角,嫩闪闪的小葱,带着田野里的质朴和泥土,满含着生活的烟火气,也叙写着平凡日子里的柴米油盐。连公交车经过这里都会放慢脚步,小广场安静地坐着几个人,第一次感受到生活之慢,慢的悠闲,慢的轻松。想自己平日过来过去,每次都是行色匆匆,急急忙忙的。佛家说,你的内心是什么样的,世界在你眼里就是什么样的。所以需要静心,放慢脚步,沉淀心灵,过滤浮躁,安抚情绪。在浮躁的时代如何学会与自己相处,如何面对内心的不良情绪。答案很简单,于生活的烟火中寻找简单的幸福,在一粥一饭中感受人间最平凡的温暖。夜色依旧,凉爽的初夏夜,有风拂过,有香飘过,看万家灯火,听尘世喧嚣,心里有种莫名的踏实与感动。这也许就是平凡生活蕴含着的不平凡的意义吧。
三
有风吹进窗户,一股自然而然的凉意被送进来,傍晚七点的天色,不是平常的蔚蓝,晴朗的看不到雨的影子,反而是一种灰白色,有点惨淡,但这却是最近以来颇受欢迎的天色,没有晚霞,没有天光,没有夕阳西下的漫烂,也没有难以忍受的蒸热。也许大多数人都喜欢晴天,可是当晴朗持续到一定程度,让人难以适应时,晴朗就未必是好事了。久晴或久雨,都会引发心灵的不适。自然如此,人与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祖母活着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话:淡淡常流水,酽酽不到头。人和人之间不宜过近或过远,就像天不能久晴或久雨一样,朝霞与阴雨相关,晚霞后的明日,定会是晴空万里。听蒋勋老师讲讲《美,教会我们与世界和解》,明白窗外的阴天也是一种自然美,在雨的滋润下,焦灼的万物得以喘息,复苏,人们可以静享大自然给予的清凉,居于室内而不必焦躁,读几页书,做点儿愉悦自己的事。听见楼下两个小孩说,又下毛毛雨了,突然觉得这夏天的雨也很可爱,像顽皮的孩子,时下时停,率性而为,完全不在意别人的感受。开始即是结束,结束即是开始,刚刚唱完《启程》,短暂的修整结束,明天又将面对全新的一届学生,开始新一轮的启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