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亲情还是爱情,最怕的都是我们以自己的方式去爱对方,而且爱的很努力。
近期最火热的电影《囧妈》,里面有一个桥段:
在徐伊万陪自己的母亲去往莫斯科的火车上,母亲不断的给徐伊万榨各种谷物汁、吃各种水果、敷面膜,后来谈及伊万的婚姻和事业,催促伊万赶紧生孩子等等。
徐伊万忍耐着母亲的说教,但最后还是没能忍住,他说:“你看看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在你的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你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儿子。”
相信这种事情在中国家庭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父母很少站在子女的位置思考问题,他们总是用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方式帮助子女成长。
就拿孩子“兴趣班”来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面临选择“兴趣班”的问题。
所谓“兴趣班”,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适度的选择文化课之外的辅助课程。但是在中国,孩子的兴趣课程十之八九是父母安排的。
妈妈觉得舞蹈可以提升女孩子的气质,就给孩子报了一个舞蹈班;爸爸觉得书法可以修养男孩子的心性,就给孩子报了一个书法班。
邻居家小智酷爱踢足球,但妈妈给他报了一个钢琴班,因为妈妈觉得男孩子像郎朗那样做个钢琴家是让众人羡慕不已的事。一年后,小智连弹奏所需的手指力度都没掌握;足球方面靠自己偷学来的那点东西,也练就的马马虎虎。
让人更无奈的是,小智的妈妈解释说:“孩子太小不懂事,我帮他报填兴趣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都是为他好,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其实,真正适合孩子的是孩子自己感兴趣的。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习是享受,自然学的精;没兴趣,学习似受刑,只能懂皮毛。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好恶,你倾心给予的东西未必是她喜欢的,她全力投入的东西也未必是你想要的。最后,你们为彼此倾尽了所有,结果却是一场空梦。
《囧妈》里有一段徐伊万和妻子张璐的对话:
徐伊万:“你把这个台灯拿走,我帮你修好了。”
张璐:我告诉你,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个台灯。”
徐伊万:“你不喜欢这个台灯吗?”
张璐:“从它进家门第一天起,我就觉得它长得作。”
徐伊万:“你怎么可以这样骂它?”
张璐:“你看,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部设定好了。你为什么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感情里最惨也不过“盲爱”,所以,两个人的婚姻最终走向灭亡。
后来徐伊万才明白:爱的根基是“懂”。
他说:“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在争吵,可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彼此的爱,只不过这份爱是希望对方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就像我对你一样,这六天的旅行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 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了。”
杜江和霍思燕是娱乐圈不可多见的一对神仙眷侣。很多人说:肯定是霍思燕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这辈子才遇到杜江这样的好男人,把她宠成公主。
其实,相比于宠爱,更难得的是杜江的那份“懂”。
最近热播的《妻子的浪漫旅行》有一期是几位妻子在泰国花钱体验“被打脸”。
其他丈夫看到妻子被打脸后,有的表示心疼、有的表示很奇怪、有的则是很生气,只有杜江表示高兴,他说:“她高兴我就高兴,我比较了解我太太,她应该挺开心的,而且突然想去感受一下,我觉得是个挺好玩的事。”事实上,霍思燕被打脸后真的开心了一整天。
杜江对霍思燕的好是毋庸置疑的,但真正让霍思燕变成公主的是杜江对她的了解。其实,也不是霍思燕拯救了银河系,只是她特别懂杜江的好,知道珍惜而已。
人这一生,总有一些事情不知道如何开口,即便开口,也组织不出准备的词句表达自己,此时的你像一个被困在自己世界里的聋哑人。甚至,你连聋哑人都不如,聋哑人还有肢体语言,而你的肢体只会表达那份无人理解的急躁。
但是,面对他,你从来都不用担心自己是一个聋哑人,因为他懂你。
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你只需给他一个拥抱或者一个眼神,他就能透过你的皮肤组织和骨骼组织看到你的内心。
你在别人那里的千奇百怪放到他那里,都是自然而然的平常事。你无须担心,也不必多言,他总是会用一种独有的微笑消除你的阴霾。
他懂你的欲言又止,你懂他的迷茫不安,你不用费劲心思的去让全世界理解你,有他懂你就够了,所谓爱恰恰是这么回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