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还是小娃娃的时候买了《和儿子一起成长》这套书。初为人母,关注最多的是书里怎样教育孩子的内容,人到中年,翻开再看时,看到的却是作者不断奋进的人生经历和女性生命的成长。
作者是山东英才学院创办者,董事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母亲”的杨文。书的第一章“记忆”,记述了她从小的家庭教育和上中学、当纺织女工、再到上大学的人生历程。让我看到了一个有梦想,肯奋斗,有韧性,能坚持的杰出女性。
杨文的父母很注重对她的教育,在她小时候,父母给了她很多教诲。父母会给她讲很多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父亲给她和弟弟买各种书,母亲要求她:志存高远,始于足下。为了让她接受好的教育,父母把年幼的她送上长途汽车,再转火车到远离家的地方去求学,父母用“推出去爱”,锻炼了她的独立能力。正是这种家庭教育,为她以后的成长奠定了从品德到个性的坚实基础。
中学时,杨文报名学校的体操队,在学校的高低杠上练体操,两手脱皮,茧子剥开,露出红红的肉,依然缠上绷带练习。就在那个时候,她第一次发现了自己内心有着怎样的韧性和毅力。
中学毕业后她不甘于做一个纺织女工,心中的梦想召唤她:继续读书,上大学!恢复高考的后,为了大学梦,她顶住压力和别人的不理解,工作之余利用一切时间去学习,终于考上了大学。
进入大学她并没有懈怠,学习依然刻苦,争分夺秒的吸收知识的营养,还取“惜秒”的谐音为自己起了笔名“肸淼”。除了学习刻苦,在中学和大学她担任班干部,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活动。杨文说学生干部的经历对她一生影响很大,给予了她关爱他人,先人后己、与人合作、宽以待人的思想境界,也是她以后做事一直保持的一种心态。
之后她出国留学,到山东大学任教,又脱离体制,创办大学!
她不仅本人优秀,还把儿子培养的很优秀。她告诉儿子:只要有机会,就应努力去体验和尝试。每一次经历都有它的意义存在,一个人有益的经历越丰富,沉淀在他精神中的有益素质就越丰厚和坚实。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句说烂了的话。但起跑线在何时出现?在哪里出现?我想在一个人出生时,在他所出生的家庭里。源于生命之初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太深刻的影响。
每个人的今天,都是他以往选择和积累的结果。现在的我最重要的是:忘记以往如何,无谓今天的结果,未来就以作者为榜样,和我的俩娃一起努力,成就孩子的人生,完满自己的人生。希望60岁再回首从今往后的岁月时,我能说:我努力了,我不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