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共读《瞻卬》一诗,听到各位老师侃侃而谈,我心里也挺痒的,也渴望能够发表点内心的看法。几次想按发言键,又是给退了回来。
卢老师说:“《易经》有乾卦,坤卦。乾为天,当自强不息;坤为地,主厚德载物。一女旺三代。……”
许老师旁征博引,并联系到《板》与《荡》,用一个字高度概括每个章节。还有其他老师的发言,我也就不一一列举,其实我是忘得差不多,怕记忆出错,就不进行列举了。
听到大家尽情地各抒己见,我也跃跃欲试发言了:“我认为1、西周覆灭,其实并不应该全然归咎于周幽王,周天下原本是虚的,实体却是诸侯的国,后来还有大夫的家。实际上,周天下发展的趋势就是强枝弱干。不但诸侯变得尾大不掉,就连大夫也后来居上,这样的周天下己经很难维持了。2、我认为我们的女性是很辛苦的,不仅要教子,还得相夫,真够累的。丈夫不是应该他父母就教导好的,再交到女性手上吗。”感觉有点词不达语,语气虚浮的我,赶紧草草停止发言。
许山老师赶紧打圆场:“柯老师觉得的周的灭亡不一定全是周幽王的责任,是有点道理的,再者柯老师对于文中女性的观点也较为独特。”
虽停止了发言,可心依然呯呯跳着。真的是词不达意,得好好组织一下。
本诗我关注到的不是幽王的昏庸,我关注到的是诗中对女性的论断: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较聪明的妇人会害人国倾人城。可又期待能得一妇好旺三代,试想如果基因不好,能旺三代吗?
在男权社会,众多男子都渴望妻子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能端庄贤淑,又能解风情,还得对得起高堂的列祖列宗。
好了,如遇良人,便生欢喜;假若,遇人不淑,这个男人为非作歹,作为妻子也连同背负骂名。是不是冤得很。
用一个女性柔弱的双肩来承担一番的兴旺的重责大仼,是不是有点过了。
比如,玄宗逃亡途中,为掩盖自己的昏聩,赐死杨贵妃。让一女子为安史之乱负责,有人会说杨贵妃淫乱后宫,你说杨玉环原是何人妃,父夺子妻,就可见玄宗之荒淫,寡德鲜道。安史之乱,难道罪责首推杨玉环吗?最终是谁来承担。
纣王会亡,真是妲己之力吗?我认为非也!纣王本身不荒淫无道,连神明都觊觎,怎么不会有此恶运!
一个人心若向善向上是谁也拐不跑的,当一个人心若充满邪恶,其实十匹马车都拖不回。常常我们又会将这个重责大任无端地强加在某一位弱女子的身上,皇家如此,平民百姓亦如此。
我想说的是弱女子,如若遇人不淑,不要想着当圣母,还是赶紧止损为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