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策划书
昨天写了活动策划书,作为长跑社团的副社长,这是我大学里第一次写策划书,活动想法主题规则都是我提出的。
我觉得写得还不错,21天跑15次≥2km,鼓励大家加入跑步这项运动,无论你是跑步大佬还是跑步小白,你都可以踊跃参加,只要完赛就有运动腰包奖品。咱们别跟别人比,只要跑起来,超越了过去的自己,你就是自己的No.1。
写奖品那一列时,把我自己都看激动了,发到小姐妹群,不咋运动的小姐妹们也很兴奋,跃跃欲试。
活动还没发布,期待后期的反馈。
小组作业,包揽了大部分任务
上次形策课布置了一个作业,以小组的形式做一个读书会分享,每位小组去学校图书馆借一本书,进行阅读,然后派小组代表在下一次形策课上进行分享。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64433/61f41a47783888cb.jpg)
最近我都在忙比赛的事,本想着只负责上台讲的环节,但看了YY姐妹做了PPT,我不是很满意,于是把PPT进行了大幅修改,基本等于重做。还花了两三个小时把书的目录做成了思维导图。
幕布在我手机里待了很久,但我基本没用过。
软件的操作方法都不会,为了小组作业,我摸索了好一会儿才学会最基本的操作。
看到自己做的思维导图,感觉很有成就感。
虽然这个事情客观上并不难,但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于我而言,我学会了新的小技能,我进步了!
跟以往相比,变化在哪儿?
1、对PPT不抵触,愿意去摸索着学
刚上大学时,我完全不会用电脑,办公软件一点不会,一点都不会!所以,当时很不喜欢用电脑,一听到要做PPT,我就像要参加数学考试一样害怕。
因为我上台表现比较好,小组的PPT基本都是小组成员做的,我负责写讲稿,上台讲。
大学接近两年,我做PPT的次数,不超过一只手。独立完整地做一份及格的PPT,只有过一次,那次我花了差不多10个小时。
别看我花的时间长,就觉得我做得好,不是这样的。做的时间久,是因为我不会,加上我比较抠细节,导致做事效率很低。
2、不害怕当组长,愿意担起责任
这学期,我是好几个小组的组长,而且每个小组的组员都不一样,雨露均沾哈哈哈哈。
不想当小组组长,是因为组长做的事情最多,如果组员比较摆烂,可能PPT也得自己负责。成为组长,意味着要承担包揽所有任务的可能。这就是大家不喜欢当小组组长的原因。
我们班的女孩子都挺好的,也都很有趣,跟其他寝室的姐妹组队,状态比较松弛,比较开心,不像跟室友组队那么别扭。
我室友也很有趣,但我就是融入不了她们,本身好像也不想融入,总之,感觉跟她们不是一类人。
跟其他寝室姐妹也不是一类人,但因为不是室友,没有产生摩擦的可能性,所以我没啥顾忌,课间跟她们可以嘻嘻哈哈聊起来。
她们让我很开心,给我提供了情绪价值,所以,小组作业多做了一点,我也不觉得吃亏。
跟室友组队,我感觉很吃亏,不仅仅是我花费的心思多,主要原因是她们凭借我拿到优秀,却对我没有任何感激或珍惜,还总让我内耗。
只要有我在,那门需要上台讲PPT的课(学分1分),我99%都是优秀。这就是每次小组分组,大家抢着跟我组队的原因。
挑起小组作业的大梁,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因为如果没有作业,我八百年都不会去碰PPT,去学习思维导图。
更何况,这些事情是只要努力就有回报的事儿,做了就能马上得到反馈,给自己树立信心。
还能让老师记住我,得“优秀”基本稳了。
所以,多做一点,真的不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