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脑到手机,从4G到5G,信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每天面对这么多扑面而来的信息,又处在这全球防疫的特殊时期,就算不想看到,大家也会被迫接受大量信息,那我们又该怎么样呢?今天就从心理学角度跟小伙伴们分享一下被信息轰炸下的电脑在处理内容时都会有怎样的表现。
你知道一个普通网友一天要接受多少信息量吗?有机构统计:我们平均每人每天的信息量大约是285条,其中63%是文字内容,细分一下是5.4万个词语,相当于每天看一部小说,剩余37%则是多媒体内容,无论是音频还是视频,统一按照视频播放长度来算的话,包括你此时此刻听到的这一条,大约为443分钟,等于看了三部《速度与激情》,现在像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软件、网友接受的多媒体比例也是大有上升的势头,而在广大网友当中有53%的人平均每天会点入100个链接,想屏蔽外界,不接受信息是不存在的。
这时候你可能就会有疑问了,这么多的信息,我们的大脑能够处理得过来吗?事实证明人脑的信息存储容量为10TB,但世界上所有的电子设备总起来产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1ZB,1ZB是什么概念呢?1024TB=1PB、1024PB=1EB、1024EB=1ZB、1024ZB=1YB,这就是他们的关系,每天数以亿G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互相扩散,但只有20%的内容真实有效且有用的,因此94%的网友都会惊呼:信息太多了,我的脑门都快爆炸了。
不仅如此,有研究表明假设某人的社交网络上有将近1000个好友,但是能够产生真实稳定人际关系的数量只是不超过150人,这样看来如此大的信息量大脑不但hold不住,甚至分分钟想要关机重启一下。
接下来有必要了解一下为什么大脑容易死机,心理学家乔治米勒研究发现:人类的记忆容量普遍在5-9个组块,平均为7个,这一点从为什么人们喜欢的命名方式都跟七有关,比如《7宗罪》《7大洋》《北斗7星》…这样的名字就能看出来,所以,一方面信息很多大脑可能转不过来,可能会出现焦虑的状态,而另一方面有限的注意力会影响大脑接受信息,心理学家卡迪曼认为,如果大脑需要处理多个任务并且是同时进行的话,注意力无法集中,也很容易让大脑吃不消。
所以信息爆炸的时代,资讯会在各种各样的渠道像碎片一样进入大脑的视野,人越是想要兼顾就会感觉越累越焦躁。
既然如此,我们怎么做才能坚强对信息的焦虑感呢 ?大家不妨可以试试以下四部:
1、主动屏蔽,明确处理信息的优先级,最好一次只做一件事,2、果断拉黑,对于优质且有用的信息先把它筛选出来,而其余的直接拉黑就好,3、学着消化,试着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对信息进行消化吸收,4、延伸练习,有机会去提升专注度的训练,例如下棋、阅读、练字等方式都可以。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是不是该停下来放松一下我们的大脑,梳理一下我们的思维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