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华比较沉默,我则不是那么沉默。无论什么人组合成一个群体,总有一个人扮演着话多者,一个人扮演着话少者。
那时候我就扮演了那个话多者,虽然我也不太喜欢说话。晓华属于那种特别不会说话的类型,呆呆的又特可爱那种。我俩不知道是怎么凑到一起的,或者是有着相似的气质,或者是别人都不想了解我们。
我说话时,她就呆呆地看着我,我一度有些紧张,但从她眼里我看到的仅仅是惊奇和赞叹,于是我也就不紧张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优越感。
她应该属于内向型,反正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于是我和她聊起了性格对命运的影响,虽然当时我也不是太懂,但却没有影响我的侃侃而谈。
很多我并不明白的词汇和理论从我口中缓缓流淌,直接跑到了她的意识里。其实那时候我的本意只是不想让她那么沉默寡言,想让她走出去交交朋友,这样更利于她的成长。
这应该就是我的全部意思,而且我觉得我似乎也没有跑题。但半年后的再次见面,我却觉得是我害了她。
我依然还是比较沉默,偶尔的侃侃而谈并没有妨碍我成为一个少言的人。那天我和她偶然相遇了,是她认出的我,因为我压根没有看出是她。
她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至少我觉得。那个安静的女孩儿彻底不见了,她的穿衣风格简直是大变,从内敛变成了张扬,性格也从沉默寡言变成了侃侃而谈,我甚至从她的表情中看到了狡猾。
就是狡猾,一开始我是没有把这个词汇和她联系在一起的,但最终发现只有狡猾这个词体切。
我俩在一起,角色完全互换了,她变成了那个话多者,而我变成了那个话少者。
你的变化好大啊?我直言自己的困惑。
这都是你告诉我的啊!让我勇于交朋友,积极地和别人沟通,现在我就是这样做的,说着说着她竟然还递给我一支烟。
我静静地看着那支烟,没有伸手去接,说我还没有学会。一定是哪个地方出问题了?我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甚至连她离开我都没有太过在意,当我双眼焦距重新聚合时,她似乎要离开了,我似乎又看到了一抹狡猾的微笑,但那股狡猾的微笑中分明还带着些许腼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