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借用一个故事,列出各种人的反应,更形象地讲清楚了各种自我模式。
控制模式(依赖者): 总想是赢的一方。
成全模式(自在者): 实现双赢。
疏离模式(孤独者): 井水不犯河水。
顺从模式(照顾者): 老好人角色。
我发现,我的模式 可能跟小B一样,朋友推销什么东西 就视为不见。这是一种疏离模式,一个孤独者。
虽然这种模式让我感到安全,不用与关系有那么多麻烦,可以避免在关系中受伤,但是,我要记住一句话 “ 它无法使我获得关系带来的滋养”。因为它提醒我“疏离模式”对我的限制。
是啊,这种自我模式 就像我在人群里给自己拉开了一道屏障,自己不过去,也不让别人过来。看似“事不关己,明则保身”,却失去了更多学习、成长和滋养自己的机会。
至此,我做了个新决定: 打开自己,悦纳自己的一切; 走出去,创造关系的新经验; 爱自己,今生不变!
至于我和关系相处,有时是顺从模式(照顾者,如:在单位工作),有时是疏离模式(孤独者,如:亲密关系),有时是控制模式(依赖者,如:原生家庭,甚至亲子关系)……但是,似乎我也一直在做成全模式(自在者,如:做心理)。
感觉我们的学习,也是个不断了解自己的过程。当越来越知道自己,潜意识就成为意识,意识就成为行动,行动最终帮助我们成为想要的自己。
书中举例 值得反思: 一个女孩子 带着“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偏见,进入到一段亲密关系,就很难相信男人可以和自己建立稳固的关系。所以说,每个人的自我模式,决定了和关系的最终结果。当我们对自我有了清晰的定义,就能在关系中如愿以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