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视觉的感觉与知觉
视觉感觉指人类通过眼睛感觉外在世界的颜色,辨别明暗。
视觉知觉指人从客观环境的许多刺激物中区别某种图形,识别熟悉的图像,产生三维空间感的能力。是一个提供了额外解释的加工过程。
2.1.1视觉感觉与知觉理论
2.1.1.1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20世纪初的德国,主张知觉高于感觉的总和,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强调经验重要的同时更注重意识的作用。注重实验研究。
格式塔知觉理论是:人看事物,能够直接整体把握事物的知觉结构,无须对事物每一个部分分别分析再组合成整体。使用“场”和“同型论”来解释,场作为一种整体存在决定每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变化。同型论指意识与行为和大脑的生理过程等同,心理活动与大脑有对应性。知觉是大脑神经系统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单个刺激在大脑中的机械联系。
惠特海默知觉组织原则:
①图形和背景关系:图形能够在背景中显现出来,而形成整体的视觉样式
②邻近原则:图形在空间上比较接近的部分易被看作一个整体
③相似原则:相似图形容易被看作一个整体1
④连续原则:按顺序组成的图形中,加入新的成分,易被看成原图性的延续。
⑤封闭原则:一个封闭图形易被看作一个整体
⑥完美趋向原则:杂乱的图形,易被从对称,简单,稳定和有意义的方面看作更完美的图形。
2.1.1.2结构主义理论
结构主义是一种方法论体系。索绪尔发现语言虽然种类繁多,但是结构却基本一致。维柯提出人看到的世界是由其脑中关于真实世界的信念所界定。这些是结构主义的理论基础。
结构主义强调了眼睛在感觉过程中的积极变化。
作者认为,结构主义理论是对格式塔理论的修正,虽然部分揭示了眼睛的持续运动,但没有分析清楚眼睛中的无数定影图像和帮助解释画面的经验记忆之间的联系。
2.1.1.3生态学理论
视觉研究的实验对象不应只限于实验室,观察者在知觉前不必形成关于他看到或听到什么的假设,研究者也不必预先假定某种研究对象的内部心理结构和先天能力。不像结构主义认为的,视觉只是由眼睛定影的大量形象组合而成的,而是由光线对视野中物体表面的影响方式而决定的。大脑能自动校验物体的大小和纵深。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人比较物体的大小是依据它们在视网膜上的相对大小,而吉布森认为,景象中的纹理梯度也能决定物体大小。
批评:认知的基础包括先前的经验、文化因素,综合能力等。
2.1.1.4符号学理论
图标型符号,最容易被解读,比如交通符号
索引型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有逻辑或常识性的联系,比如脚印
象征性符号,与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没有逻辑性,需要说明才能理解。比如数字
符号学可以帮助视觉创达。
2.1.2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视觉生理感受部分,而视知觉是大脑在视觉感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处理,使得人能够组织得到的视觉信息并辨认周围世界。
2.1.2.1视觉的生理感觉
主要体现在眼睛对明暗和色彩的感觉上。
2.1.2.2视觉的心理知觉
分为三个阶段:感觉阶段-组织阶段-辨认与识别阶段。可以分为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或者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
2.1.2.3感觉与知觉的同时性
2.2 视觉的认知心理
2.2.1 视觉注意
分为主动和被动。
被动式在相对稳定的视觉刺激中突然出现不稳定的刺激因素所造成的视觉注意。引起视觉注意的刺激和个人的心理、经验有关系。
主动的是比如看书时对文字的注意,自身意识下控制的行为。这种注意力的程度高低取决于意识的强弱程度。
注意的功能是帮助人们在复杂的视觉环境中找到特殊的物体。被找物体的形式决定着寻找的难易度。比如在一群白的找红的。
2.2.2 视觉理解
人们往往依赖以往的经验与自己的期望来帮助自己看,分析所见对象。
认知心理学派提出,知觉不只是客观世界的映象,还包含对事物的假设、推理与理解。
不同的生活成长背景会对视觉理解有很大的影响。
2.2.3 视觉情绪
色调:冷暖,明度,饱和度。
性格与情绪,民族与风俗,宗教信仰,地区与环境,修养与审美,色彩的不同象征性会造成对色彩的不同理解。
2.2.4 视觉记忆
①视觉领域的感觉记忆,指大量信息在很短时间内被存储。
②照片式记忆,持续时间比①长
两者没有明确界限。
③把头脑中过去的视觉体验复活
人们往往把一个近乎圆形的椭圆形作为圆形来记忆,这种心理上的处理叫整齐化;
人看到有缺口的图形时,通常会在记忆中夸大图形上的缺口,叫做明显化。
2.3 视觉愉悦
2.3.1视觉快感的心理基础
产生快感是有条件,人必须能意识到自己所接受的视觉信息并对其进行感知,这种感知与人的心理需求相一致时快感才有可能产生
2.3.2 视觉愉悦的生成原因
精神心理层面,人内心有一种窥视癖,观看本身能让人产生快感。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图形符合知觉设计原则时能使人愉快。
2.3.3 视觉疲劳与视觉刺激
2.3.3.1 视觉疲劳
原因是过度的单一刺激,消除方法是恢复视觉在生理与心理上的新鲜度。前者适当休息,后者需要主体有机会接受日常不常接触的视觉刺激,比如看大自然。
2.3.3.2 视觉刺激
从生理上看,是对光的感受能力的表现。从心理上,是人看到某种事物后觉得新鲜有兴奋的感觉。这取决于主体的生存状态,生活文化背景。
2.4 感官的联觉和转换
2.4.1 视觉与听觉
声波的波长、振幅、纯度分别决定了音调,音强,音色
光波的波长、振幅、纯度分别决定了色调,明度,饱和度
2.4.1.1 视听术语与艺术流派形式的比较
①巴洛克,词义为不圆的珍珠,17世纪粗野风格,荒诞或怪异;绘画注重光影和色彩,构图更加复杂,多以对角线和弧线方式出现。强调故事性戏剧性。音乐最重要的创造之一是对比观念,旋律表现力强,通过作品想表达的主要情绪是激情。华丽,激情,复杂的结构
②浪漫主义:19世纪前期,绘画以法国为中心,强调想象的作用,利用色彩造型,讲究优美形式与笔触的运用。浪漫主义重视内容而不是形式。音乐上强调多样性,多次转调。
③印象派:19世纪,强调对客观世界的感觉和印象,注重画家视觉的主观性。音乐强调音色和音响,采用全音阶,用音乐表达事物的气氛。
2.4.1.2 凝固的音乐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有音乐家用音乐来描绘画。
2.4.1.3 音乐图像学
图像中记载着乐器
2.4.1.4 视听转换
2.4.2 视觉与味觉、嗅觉、触觉
2.4.2.1视觉与味觉
食物的颜色刺激眼睛,会增强或消弱味觉的感受性。味觉与视觉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经验性的记忆。
2.4.2.2 视觉与嗅觉
也来自于生活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