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跟父亲关系不好的人,长大之后跟别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就比较弱。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你跟父亲的关系决定了你跟这个社会的关系;而你跟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你跟自己的内在关系。
比如说,为什么有的人成年之后总是缺乏动力不敢跟别人竞争,也没有什么动力赚米,缺少斗争的力量和勇气,甚至他一见到领导,见到老师就紧张,就害怕,就不知所措。其实你会发现啊,有这些表现的人,他往往在小的时候
都跟自己父亲的关系特别不好,比如说父亲会对他很严厉,经常贬低和打压他,就会导致这个孩子无法发展出自我力量和安全感。
哈佛大学之前有个研究,人是有两种发展需求的,一种是亲密性,它来自于母亲,还是一种是独立性,它来自于父亲给予的力量和安全感。孩子在三岁左右,会从一开始对妈妈的绝对依赖,到感情慢慢转移到爸爸身上,而0到5岁呢,就是父爱介入的最佳时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爸爸的安全感和亲密感。
这种来自父亲独特的带有男性视角的相处方式呢,是母亲她不能去替代的,并且对于对于女孩来说,父亲是她接触到的第一个男性的一个形象,也是她最初的对男性的认知,她会将父亲当做对异性的参照物,那么这个时候如果父亲可以多向女儿表达爱和关注,那就可以避免她长大之后成为恋爱脑。而如果跟父亲相处的不好,比如说父亲对她很冷淡,很回避,或者对她的态度非常严厉,那么这个女孩可能就会
把父亲对自己的不好全都归咎为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她可能会内化这种感觉,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幸福和健康的人际关系。长大之后呢,她不仅无法在情感上依赖和信任别人,也没有办法接受异性的付出和爱,甚至可能还会反复跟一个情感疏离的男性建立亲密关系,比如说像回避依恋。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她的潜意识里边,觉得自己如果修复了这个男人
就相当于她修复了自己的父亲,也就意味着她能拯救过去那个受伤的自己。所以你会发现有些女孩她其实也知道这个人她不对劲,也知道这段关系有问题,但她为什么还是不愿意放手
,其实就是因为在她潜意识中,一旦她放弃就等于她放弃了争取父亲的爱,甚至还会再次触发她曾经被父亲抛弃的创伤。
那如果是男孩呢?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每一个男孩都需要踩着父亲的肩膀长大。如果一个男孩他从小跟自己的父亲关系很好,那就能很好的从父亲身上汲取到男人的力量,并且传承下来,转化为自己内在稳定的这种安全感。但是如果他跟父亲相处的不好,那么长大之后内心可能就缺乏力量,非常恐惧权威,因为父亲是他接触的第一个外人,他与父亲的互动和反馈,决定了他对外部世界的态度。打个比方说
如果他父亲总是对他很严厉,习惯批评和打压他,那他的攻击性就会被极度的压抑。长大之后呢,做任何事情都会不积极,因为一个人被压抑的攻击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力。所以你会发现这样的人,他建立社会关系的能力是很弱的,他不敢跟别人竞争,也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和界限,因为一个人生命力的旺盛,它的外在表现就是敢于去竞争,敢于去挑战敢于成功,敢于突破。而一个人被压制生命力的表现,它就是害怕中突,很自卑,很软弱,逃避责任,墨守成规。
当一个人的攻击性被过分的压抑,他只能转向攻击自己,他连爱自己都非常艰难,又怎么有动力去搞米,或者维持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呢
?所以如果你发现进入社会之后,你是不敢跟别人去竞争的,你经常没有力量,没有勇气
你经常压抑自己,守不住自己的权益,或者总是反复沦陷一段有毒的关系走不出来,那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你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父爱,和父亲的关系不太好造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