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作者: Irene_Zhang | 来源:发表于2016-05-04 23:16 被阅读543次

知道钱钟书与杨绛也是很早的事情,关于他们各自的书作也听过不止一次,但是从未读过他们那些作品。朋友圈常常有人转发关于杨绛的短文,关于她和钱钟书的故事,出于好奇,买来几本他们的书,静静的品读他们的人生。

这一本《我们仨》,是读杨绛的第一本,字数不多,不到两百页的一本书,装帧的很有质感,用着压着皱皱的牛皮纸,醒目的三个字“我们仨”,没有图案,没有说明,很明显的感觉到拿到手心里的岁月感。

日子平凡到琐碎

我曾以为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家,原来都逃不过日子的琐碎。如果没有杨绛先生的那些文字,我想,他们也是这世上最平凡的一家三口,不会被人记住,也不会被人当作榜样去羡慕。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即使日子平常,也能从平淡的生活中记录那些细微的感动,然后借着那些点滴的暖,热爱着自己的生命。

谁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呢?你看,杨绛先生所到之处不都是风景吗?一个人走过的路,遇到的人,遇到的事,甚至是受过的苦,在她看来,都是值得回忆与书写的。一生曲曲折折,沟沟坎坎,原来那些才是生命真正的美妙之处。远方的风景固然很好,但是那些总归是生命之中最短暂的,唯一留下的是这一天,这一刻,我们在哪里,经历着什么样的事情,又陪伴着什么样的人。

读杨绛先生的这本书,像是听一位老者讲那些过去的事情,文字里没有华丽的修辞,每一句话都像是在讲诉生活场景中最常发生的事。许是那样的年代,造就了他们面对生活的颠沛流离时,用读书与写字才可以找到的心中的宁静,找到生命坚持的养料与居所。

相聚,相离,他们仨

这本书都是在讲钱钟书与杨绛,还有他们的女儿钱瑗三个人的故事。读到一些细节之时,总是能够想起自己也曾经历过的相似的场景。三个人,爸爸,妈妈,还有她。生活所迫还是时代因素,颠沛流离过不少地方,或近处的苏州,无锡,上海,或远处的巴黎,北京,那些所到之处,无论是心中所向往的,还是命运使然的小曲折,他们仨,总是有逃出纷繁世界的能力,怡然自得的过着自己的日子。

常常在想,一个人能够遇到一个气味相投的人已是天大的祝福,何况是他们仨。相聚一起,彼此取暖,相离一世,也会隔世惦念。

一个真正有魅力的人,即使容颜不再,也会由衷的想要像她一样,平和,安静,不骄不躁的和爱的人过完这一生。

相关文章

  • 读《杨绛传》有感

    读《杨绛传》有感 初识杨绛是在初中时读到的一篇介绍她的百岁生日的文章之中,再读杨绛是在高二时《我们仨》的中篇...

  • 我好像读到了假的杨绛

    我好像读到了假的杨绛 ——读《我们仨》有感 《我们仨》是我买书时用来凑钱数的,诚然我是杨先生的粉,又自诩她的师妹,...

  • 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237)

    读《我们仨》有感 肖敏娜 教完了杨绛先生的《老王》,我的感受颇深,杨绛一家非常的善良,对于眼睛残疾,蹬三轮的老王特...

  • 最简单的温馨

    如痴如醉地读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内心有平静,有感动,似有满满的东西要溢出一般。 杨绛先生用冷静...

  •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最近看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感触颇深。《我们仨》是杨绛在92岁时所著,书中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

  •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知道钱钟书与杨绛也是很早的事情,关于他们各自的书作也听过不止一次,但是从未读过他们那些作品。朋友圈常常有人转发关于...

  •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很早就知道这本书,也知道被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杨绛先生,今日有幸读此书,感谢先生。 看了最开始的书评,我决...

  •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听着今早领读,感受着杨绛先生的不易,心里不由的痛痛心痛,酸楚的泪水不禁潸然泪下,心里的难过,不由唤起了我忧伤的思绪...

  •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本书讲述的是作者与自己家庭的平凡故事,对女儿对老公的浓浓思念。虽是柴米油盐粗茶淡饭,但无不体现出作者细腻的心思与对...

  • 从书中悟人生——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因《围城》而晓钱钟书,因钱钟书而识杨绛,因杨绛而读《我们仨》,因《我们仨》方知何为相濡以沫的厮守,何为羡煞旁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qd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