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下,有一个邋遢的男子闭着眼靠在栏杆上,貌似睡着了。他睡在市中心,来来往往有很多人经过。
有一名女子经过时,看到这名男子,稍稍表示诧异,也有些担忧这位邋遢的男子是否生病了。但她看到周边许多人对此漠视,女子也决定不摊这趟浑水。
直到过了一两天,终于有人发现这名男子不对劲,他轻轻地推了推:“先生,您还好吗?”
最终,这名本来靠着栏杆的男子倒在地上。男子的身体早就僵硬了。
送到医院时,才知道这名男子中风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这件事情一经媒体披露,瞬间整个互联网上一片哗然。许多网友都在痛斥那些路人对生命的漠视。
XX网友评论道:“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了?”。
看了《影响力》后,本书很好地揭示了这类现象的深层原因。
本书中有一句话:“一般来说,在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时,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时正确的。”
即面对看到陌生男子闭着眼靠在栏杆上,这是一种情况不明or含糊不清的情景,为了消除这种不确定感,我们往往会看周边人的反应。即在这种局面模糊不清的时候,我们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
看到很多人毫无反应过后,就觉得别人的行为可能是正确的,进而自己也和别人一样无动于衷。
不过,其实旁观者也在不动神色地观察周边人的反应。而此时,很多人也总会是一种镇定自若的模样。
而在这种社会认同原则的模式之下,很多人就会觉得这件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进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所以有时候,并不是人性的冷漠,只是社会认同原则在起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