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不言“性与天道”

孔子不言“性与天道”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2-12-31 22:27 被阅读0次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说:“夫子的文章,看得到,学得到夫子说的人性与天道,天命,不是得到就能学到,而是要自己用心,用生命去体悟,去践行。”

文章:德行表现于外的,比如合宜的言语、仪态举止、待人处事等等。

性:天所赋予的,人的本性。

天道:事物运行的规律。

孔子为什么教人言行举止如何符合“礼”,却很少讲真正的性理与天道呢?

01)经典著作,礼仪制度,言行举止等等,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易于入门的知识。

学习是有次第的。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程度不同,所教授的内容也就不同。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先从表面的东西开始学起、做起。

然后在学习与实践当中慢慢体会其中的道理,再进行自我提升。

比如,我们教育孩子,也都是要先让他养成尊重长辈,适当家务劳动,努力学习等等这些良好习惯。

孩子养成习惯,自己慢慢体会其中的道理,远胜过道理讲了不少,孩子却从没有实践机会。

所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02)儒家思想讲求入世,过多过早地谈论“性与天道”,容易让悟性不高的学生陷入空谈。

我们周围不乏这样的人,眼高手低,鹰嘴鸭爪。

表面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实则对社会无益。

我们看历史也可以知道,很多开国皇帝,武可以上马打江山,文可以朝堂治国家,都是在实践中得来的经验。

而到了朝代末期,那些深宫长大的天子,虽自幼即有名师指点,治国方略学了不少,很多却成了“何不食肉糜?”的昏庸皇帝。

可见实践出真知。

孔子不言“性与天道”,也是不希望学生好高骛远,缺乏务实精神。

03)但是“不言”,不等于没有,不等于不重要。

恰恰相反,“性与天道”是修练的核心,它是需要自己去体悟,自己去体证的。

只有悟到了“性与天道”,才是升堂入室,才能成为圣贤之人。

儒家运用“礼”,“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出无形无相的“性与天道”。

这是儒家思想的晋升次第。

相关文章

  • 孔子不言“性与天道”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说:“夫子的文章,看得到,学得到夫子说的...

  • 《论语》105=性与天道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 ①天道:天命。《论语》中孔子多处讲...

  • 论语公冶长

    第十三节:为什么孔子绝对不谈论天道。 原文: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

  • 《论语》公冶长篇13

    【原文】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②,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 ①文章:这里指孔子传...

  • 性与天道

    【原文】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2)与天道(3),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 【学论语】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6)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 文章,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知识。...

  • 生生与物化-杨立华哲学课笔录

    孔子哲学中的“性与天道” 尼采-诗化哲学家? 什么是哲学,西方传统:关于世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理性、成体系的思考即为...

  • 赖辉东《论语史鉴》5.13人性善恶辩论史!

    第13章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孔子最亲密的弟子之一,姓...

  • 公冶长第五-4

    孔门文武事功的二子 子贡如何的捧孔子,下面便是明证: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

  • 2021-09-15 性相近、习相远也

    《论语》孔子:人性本相接近,习俗使之遥远。 性,此处是个中性词,无所谓善恶。孔子论人性不言善恶,但言远近。习,是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不言“性与天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wg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