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把时间花在哪儿,才可能成长为这方面的专家。相比于其它成长,投资理财能力的成长,是我非常重视的部分。
所以,几年前,我花费近万元报名了投资理财课程,但是,结果却是无疾而终。无他,实在是太专业了,虽然有语音有视频,几乎手把手教学,但是学起来还是费劲,实践困难。最后,这学费也就是把我带来了应当投资的理念罢了。
不过,虽然最大的感觉是浪费,但是我还是很感谢这次机遇,它带着我步入了投资理财的大门,了解了不少理财产品,成为了不一样的小白。
我不会选太复杂的产品,甚至不会资产配置,但是,我也知道应当让钱生钱,我最终选择了指数基金。
是的,和我读的这本书很类似,和自己的经历有关,或许才更容易接受,这本书让我上瘾了,停不下来的感觉。
读到第一章,已经有些观点刷新了我的认知,我也非常认可。
一是,现金不是资产
刚刚接触到这话时,我也很震惊,现金难道不应该是资产的组成部分吗?钱不应该越多越富有的吗?
然而,现金不具备生钱的属性,甚至没办法做到保值,更有甚者,贬值才是现金的常态。
比如,我20年前买个南充的凉粉锅盔,只需要一元钱,老大一个了。现在呢,锅盔还是那锅盔,甚至还小一点了,一个锅盔的价格寻常也要6元,过年过节还是8元呢。也就是说,20年的时间,钱的价值变低了很多。如果20年前,我们存1万现金算个富人,那20年后仍旧是1万,现在和富人可挂不上钩了。
所以,能够为我们“生钱”的就是资产,现金不是资产。
二是财务自由就是不工作钱也够花。
这就是经常说的被动收入的力量了,月入被动收入1万和获得1万的工资,哪种更香呢?
毫无疑问,肯定是被动收入啦。如果被动收入,能够维持日常生活开支,且能够支持自己想做的事儿,那么,这才是真的富有。当然,是物质上的富有。
所以,那些看起来“富有”,但一旦停止工作,高收入也就戛然而止的,距离财务自由,可还远着呢。
三是指数基金需要长期投资。
指数基金,投的是国运,尤其是沪深300类似的指数,长期投资,绝对稳赚不赔,但是需要长期坚持。哪怕,长期坚持的无脑投资,也是不存在亏本的。
巴菲特说过,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书中认为,这是最适合上班族的投资理财方式。
毫无疑问,这是我喜欢的,也是适合我的懒人投资方式了。
但是,也得考虑清楚,哪怕都是投资指数,也是需要资产配置的,我需要继续学习。
书中自有黄金屋,是的,我相信,我愿意尝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