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西南石油大学
趁我还活着-读《呼兰河传》有感

趁我还活着-读《呼兰河传》有感

作者: 禾更生 | 来源:发表于2017-12-04 12:44 被阅读0次

“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的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的默默地办理。”在冬天严寒天气下冻裂的大地,冻裂的皮肤,冻裂的乡野村夫日复一年地保持着冻裂,冻裂了生命。

在呼兰河的小城里,在东西二道,在十字街上,无聊的人们在日常琐事里寻找着谈资的消遣,十字街上洋医生格格不入的广告牌子,东二道上淹死过猪,闷死过狗,摔死过鸡鸭的大泥坑,西二道里荒凉寥落的清真学校都可以被他们用在茶余饭后高声谈阔,以此塞满自己那空虚无知的灵魂和毫无生命的日子。深巷死了儿子的王寡妇,迷糊不知天日的冯二成子,可怜的小团圆媳妇,人们对他们的悲剧聊表同情,给予慰藉,该吃晚饭时还不是又各自回家燃起炉灶,在桌上津津有味地吃着喷香的米饭和鱼肉,夜晚就在炊烟缓缓升起的时候慢慢降临,降临的时候宣告着某种结束,第二天,第二天也是这样。你不知道哪一天一成不变的生活就突然掀起波澜,可悲的是这样的波澜终归于平静,你自己仍旧那样平平静静的活着,就那样活着,王寡妇疯性发时跑去庙台狂哭之后仍旧回去静静得活着,卖着自己的豆芽菜。磨坊的冯二成子孤独地活着,娶了妻生了子,然后经历着妻子的死,儿子的死,而他仍旧平平静静地在磨坊里活着,一切变了,一切又是原本的样子。

时光静悄悄地流逝着,呼兰河里的人们好像就这样活着,一年四季循环地走,人们循环地走在一年四季里,走过无数个冬夏春秋,直到死亡,你以为他们活了很长的一生,这很长的一生不过也只是一天罢了,无数个昼夜都在机械地重复着前一天的日子,前一天的悲剧,前一天的笑话。幸运的是,还有值得庆幸的事温暖着冰凉的季节,在祖父的院子里有不一样的鲜活生命,是绿油油的蚱蜢是黄灿灿的苞米,是祖父的慈爱让每一个季节都变得有活力,活在死里的生着实让人欣慰。像卖黏糕的冯歪嘴,在不遮风雨冰霜的草房里默默抚养着不谙世事的婴孩,他仍旧在呼兰河的街巷里叫卖着红糖味,白糖味的黏糕,只是从一个光棍变成了一个人们同情的鳏夫,他从未想过自己艰难的处境,为着孩子,他肩负起责任,坚强地活着,在孩子的啼笑里收起饱含泪水的眼睛,你会不会在某个午后听到那从幽深胡同巷子口传来的黏糕叫卖,我想飞快地跑到巷子口,穿过太阳投射在梧桐叶下的光斑,叫住那人,买一块白糖味的黏糕。

活着,好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青稞玉米白面馒头下肚就能把瘪下去的肚皮撑起来,棉衣厚布红袄子加身就能把冬天的严寒驱散走,活着,好像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个世界没有一天是平静的,每时每刻都有人哭有人死,你甚至不知道此时此刻和你微笑的普通人的内心世界正经历着怎样的波涛汹涌。人生来就是为活着而奋斗的,和生命里的艰苦斗争,是永无休止的战斗,而不是关注一头猪的吃喝拉撒,鸡毛蒜皮,不是毫无记忆地活着。我们应该有自己丰盈的精神世界。

你想怎样的活着,趁你还活着的时候!在这时间无声的推徙进程里,童年捕捉的蝴蝶已经失去了色彩,夹在课本里的糖纸没有了味道,连天牛栖居的那棵梧桐也被砍掉做了别人的家木,你发现那件最爱的毛衣已经再也套不上,小纸条上的秘密已经渐渐模糊,你已经不再是那个犯错会被人无限宽容原谅的孩子,如今你走下的每一步就像在砖窑里热腾腾烧制出的砖头,每一块将用来构建人生的大厦,每一步都是你活着的痕迹。

看看镜子,光线反射进瞳孔形成的倒像那么清晰地落在视网膜上,在很短的时间里,你无法想象那些神经系统是多么快速的作出反应,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最终让你看见了自己。有时候你都无法想象,襁褓中的啼哭的婴孩如今已经出落成这副模样,或许不是如愿的样子。有没有那一刻,你觉得眼中的这个人很陌生,你拥有这个人近20年活生生的故事和记忆,却突然有种不知所措的震撼,啊,这个人就是我吗,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吗,在视觉中枢形成的皮肉形象下,包裹着一副怎样的灵魂和思想,它们就形成了现在的我,我活着在这广阔的世界上。

这是世界上真实存在的生命,自存在就是一整片的空白,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填补它,趁这个暂存的现象还没消失,趁我还活着,活着过一个人的生命。想体验人生多爱几回,想创造更多的回忆,因为我们总要分离,不是和活着的人告别就是送葬死去的,或早或晚直到在别人的哭声里离开世界。

趁我还活着,不愿意它冻裂在呼兰河的严冬里,不愿它湮没在呼兰河村夫的唾沫星子里,希望它盛开在祖父的院子里和蜂蝶飞舞,希望它生长在长蘑菇的屋顶上和飞鸟对话。

相关文章

  • 趁我还活着-读《呼兰河传》有感

    “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的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的默默地办理。...

  • 童年是一首歌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萧红是著名的女作家萧红写的童年往事。 20世纪20...

  • 温暖与苍凉交织

    ——读《呼兰河传》有感 萧红:原名张乃莹。 生平:1911年-1942年 代表作:《呼兰河传》 这是一部回忆史,疏...

  • 韬儿手记:萧红的最后一滴眼泪

    萧红的最后一滴眼泪 ——读《呼兰河传》有感 很难想象1939...

  • 那个畸形的年代

    读《呼兰河传》有感 在这本书之前,未曾听闻“萧红”这个名字。直到翻开书,...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小城里,处处有不幸。染缸房里年轻学徒的争执闹出了性命,几年过后便被人们所淡忘;豆腐坊中,小驴的腿被打断,从而导致...

  • 读《呼兰河传》有感

    晚霞下的小镇最为安闲,一切都变得金灿灿的天边色彩纷华,任由小城人们去幻想,一切都仿佛变得美好起来。看到累了,孩童们...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小胡同里有一个提篮子卖烧饼的,但人们几乎都只是摸摸便好了,他也不生气。当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买时,她的孩子便争先...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这座小城,承载着萧红的童年生活。《呼兰河传》于1942年,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所作,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她是以散文的形式描写了她的家乡呼兰河城里的人物、景色和她的童年回忆。 当我读到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趁我还活着-读《呼兰河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zt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