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断舍离”,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我从2019年年初开始实行断舍离,到现在大半年已经过去了,也有一些心得体会,就用一篇文章来概括一下吧。
首先,到底什么是“断舍离”?需要执行到什么程度才算真正达到了“断舍离”?我认为每个人对断舍离的定义可以不一样,每个人想要的断舍离的结果也可以不一样。你不需要把所有不常用的东西全部扔掉,也不需要在方方面面都对自己做各种限制,你的家里可以不用看起来空无一物,你也不需要在每次购物之前都反反复复问自己“我到底需要它吗?”你只需要试着去体会,哪些东西扔掉了也不会对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哪些东西不买好像也不是那么心心念念。你只要尝试着去思考、去行动,慢慢的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断舍离的方法。
谈到断舍离,离不开的两个主题就是:1. 扔掉无用的物品 2. 尽量少的购买新的物品。那么,断舍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省钱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断舍离如果执行的成功,多多少少都能省下一些钱,但是,这绝不是我们断舍离的最终目的。断舍离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减少对物质的依赖。试着思考一下,除了你每天都要用到的那些物品,比如电脑、手机、牙刷等,其他的物品究竟有多少是即使没有也不会有太大影响的?再想一下,你曾经买过多少次重复的物品,最后没怎么用都过期了的?有多少单一功能的物品,其实是可以用已有物品的功能进行替代的?断舍离帮助我们更好的去思考人和物品之间的关系,让物品更好的为人所用,而不是让人成为物品的奴隶。
断舍离对生活带来的另一个间接的影响就是:我学会了更多的把钱和时间花在正确的地方。上个月我对比分析了2018年和2019年的支付宝月账单,发现仅仅在淘宝上的消费,2019年前8个月比2018年少了1万多。虽然不是特别多的钱,但是我想把这些省下来的钱用来去做一次长途的旅游多好!把1万多花在淘宝上也许看不到生活上发生太多变化,而把1万多花在旅游上,赚到的是难忘的回忆。同时,因为节省了很多逛淘宝的时间,我有更多的时间看看书或者想想工作上的难题,不知不觉就戒掉了时不时打开手机看淘宝的习惯。
那么,断舍离如何去执行?我认为只要遵循以下两点即可:
- 列清单,定期回顾
- 记录成果、适当奖励
列清单,具体的内容又包含三项:1. 把自己已有的物品详细的清单列出来,挑出来那些不再需要的,扔掉。2. 挑出来已有物品里比较多存货,很可能会被浪费的物品,列不买清单,即规定自己不把已有的物品用完就不能买新的,或者限制数量购买 3. 列出自己想买的东西的清单,先花一段时间观察自己究竟有多想要,然后再决定是不是要买。列好清单之后按清单执行,并且定期回顾执行的结果。
记录成果,就是要把自己迈向成功的每一步记录下来,做为鼓励。另外,如果执行的非常好,可以适当的进行自我奖励。
在断舍离的过程中,如果执行起来比较困难,甚至可以主动的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当然,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从而迫使自己更好的行动。比如,我今年买了一个小房子,主动的承担起了还房贷而义务,这样由于每个月固定的有还贷的支出,让我感觉到了一些压力,在买东西的时候就更加谨慎了。另外,今年搬家我换了一个更小的房子,房间里没有足够的地方堆放我的物品,逼迫我把那些不需要的东西都扔了,也不敢再囤货了。
当然,每做出一个新的决定,我们都无法保证一定能成功,一定能一直坚持下去,所以,我给自己的原则是:允许失败。比如,今年的6月份,我没忍住买了很多的东西,淘宝六月份账单初期的高。可以说,6月份的断舍离是失败的,但是这样的失败不是毫无意义。我进行了反思,发现是因为我给自己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借口,所以突破了自己的防线。回头想想,去做一件事情只需要1个理由,而不去做一件事情,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找到千万个借口!借口就是我们为失败进行合理化的东西,这是不对的。可以失败,但是千万不要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一旦开始为自己找借口,就是在敷衍自己,就离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越来越远了!
以上,这大半年来我对断舍离的心得。断舍离还在继续,我也会继续在这条路上慢慢的去摸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