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讨厌的勇气》③所有重获新生的背后都经历过一场生命的大爆炸

《被讨厌的勇气》③所有重获新生的背后都经历过一场生命的大爆炸

作者: 木木子若 | 来源:发表于2024-09-12 03:27 被阅读0次

贾玲导演的电影《热辣滚烫》中有这么一句台词:变好的过程都不太舒服,试试再努力一点。这话可以说是对自我改变心路历程的最佳诠释。只有经历过自我改变心迹的人,才会知道阿德勒心理学提及的“目的论”所阐述的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其实是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这句话颇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意,其利弊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你可以非常确切地感受到自己掌控自我命运时的自豪与焦灼。自豪的是从现在起你能自己决定想要怎样的人生,而焦灼的是你每一个决定都是对过去自己的无情审判,你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是以砸烂曾经的自我为代价。

这种撕心裂肺且刻骨铭心的痛,不是谁都能挺得住的,况且这不是仅一次就足够的,得经历一次又一次,直到一个新自我的诞生。而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最后都宁愿选择装睡自欺欺人。不是不曾努力尝试,而是这实在是太疼太痛了。

所以说,所有重获新生的背后都经历过一场生命的大爆炸。欢迎阅读《被讨厌的勇气》第2封来信——愿善良的你我,都能勇敢做自己。


致读《被讨厌的勇气》的书友: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01自卑感≠自卑情结

我记得在上次来信时,我还说:“不出意外的话……”现在看来这样的开头似乎不那么吉利,因为第一封信寄出之后没多久,我就收到了因天气原因飞机延迟起飞的消息。所以,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大概率还被困在候机厅里,这也就意味着我可能没办法按原计划抵达了。

那个,你会因此怪我吗?是的,我心里有些不安,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原来阿德勒说的“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好像有那么些道理。假使我和你没有关系,那么就不会有我现在的不安了。可是,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你还会有其他人的存在,人是社会性群居动物,是无法脱离人群和周围环境生存的,同理就算没有飞机延误的状况,也会有其他情况的发生。讲白了,人的任何烦恼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那么,这个问题有解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发生有利于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很明显,我看似小心翼翼地确认背后,是因为我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我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这也间接地投射出我在人际关系里的自卑感。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是一种“自己没有价值或者只有一点儿价值”之类的感觉。这种感觉人人都有,而且其本身并不是坏事。因为正是有了自卑感,人才会有“不满足现状,想要变得更好”的念头,也才会为了突破自己的局限性而不断努力向前的动力。毫不夸张地说,自卑感是人向上成长的天然催化剂。

然而,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人因自卑而陷入种种困境之中。关于这一点,阿德勒的解释是这并非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自卑感是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而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如我们所常见的,“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

02自卑情结&优越情结

看到这里,你可能和我一样觉得难以接受或不可思议,因为有这样因果关系推论的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它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客观事实。可当我们从阿德勒“目的论”角度出发,这样的想法显然是不成立。阿德勒将诸如此类的论调称为“外部因果律”即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细想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外部因果律”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自我推脱。如上文所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才无法成功”。反过来说,“只要有高学历,我也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其言外之意就是我所有的不幸或未达到的目标,都不是因为我自己本身的问题,而只是因为我缺少某一种因素所导致的。

也就是说,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最重要的是,当人苦于强烈的自卑感无法自拔又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时,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代偿性防御行为——优越情结。简单来说就是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其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权势张扬”,如虚报履历、过度追求名牌服饰等。可无论如何,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都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因此,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不错这并不是对方极度自信,而是极度的自卑,他需要仰仗表面上的风光来掩盖他内里的卑微。简而言之,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内心就越缺少什么。

我想你已经察觉到了,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表面上看似截然相反,实际上却息息相关。而且优越情结中最让人防不胜防的是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

这样的人对自己的不幸往往津津乐道甚至夸夸其谈,他们意图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的“特别”,并利用这一点来达到控制支配他人的目的,从而在群体里成为“特别的存在”,获得理想中的“优待”。如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其言行。

这一现象又可被称为是“弱势特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主动选择不幸并甘之如饴,因为那是他们用来保持自己“特别”的武器。

03人生的三大课题

说到“武器”难免不叫人想到“攻守”又或是“竞争”“博弈”之类的字眼,而这些词背后无外乎又隐藏着“输赢”“成败”……好比《热辣滚烫》里所说的那样,人生就像一场拳击比赛,只有不断挥拳出击,才能不被打倒。而你不站起来,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

真的是这样子吗?我想看过这部电影的你一定明白,这部影片真正想表达的不只是拳击赛场上的输赢,更重要的是面对生活的重锤时,自己要有挥拳反击的勇敢魄力。自始至终,对手都是你自己,要敢于突破过往自我的藩篱,随心追逐成为更好的自己。

换回到人际关系的角逐中也是如此,在你的人生剧本里,即使有很多人、事、物,但这并不妨碍你是剧本中独立且唯一的主角这一事实。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哪怕你输了或错了,都不代表你就败了,只能说是在应对人生课题上你仍需要努力。

什么是人生课题?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它是个体在社会中实现自立和与他人和谐共处的必经之路。

阿德勒认为,人生课题包括工作、交友与爱三大课题。其中“爱的课题”最具挑战性,它包括恋爱关系和家人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阿德勒表示,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而要达到这样的状态,我们就务必要摆脱人生谎言,正视每一个人生课题。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等你收到下一封来信,一切就自然揭晓了,在此之前,还望“不负今日”。

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祝好!

伴读者:木木子若

2024.09.12

相关文章

  • 重获新生大爆炸

    2020年3月22日 彻底大爆炸之重获新生感悟篇 哈哈哈!想到这么个题目就很兴奋!已无以言表!!! 这一天是个特殊...

  • 勇抛旧念 重获新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

    “我小的时候,家里一来亲戚,妈妈一个人要做好多菜,忙不过来,就骂我笨,不懂得帮忙。所以现在我特别不喜欢家里来客人,...

  • 珍惜

    人生再世,让我们重获新生命。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一无所有。 人生再世,让我们重获新生...

  •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让干涉你的人见鬼去吧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让干涉你的人见鬼去吧 ——好书分享之《被讨厌的勇气》 我们身上发生的所有的不幸都不是别人的错,都...

  • 什么是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而是,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最美的光彩,那么,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

  • 读《被讨厌的勇气》——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读《被讨厌的勇气》——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人们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令人烦恼的人际关系问题,我们如何处理好自我与我们的人...

  • 《被讨厌的勇气》趣味共创读书沙龙

    《被讨厌的勇气》趣味共创读书沙龙 昌图举办了一场《被讨厌的勇气》趣味共创读书沙龙,领读人是聪聪。每张桌子上放着《被...

  • 《被讨厌的勇气》:获得幸福的勇气与被讨厌的勇气

    (1) 据说,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咨询室里放着一根三面柱。柱子的一面刻着“我很可怜”,另一面刻着“别人很可恶”,最...

  • 被讨厌的勇气

    1%—42% 今天决定重新再复习一遍这本书,因为马上准备读勇气系列第2本《幸福的勇气》摘抄了几句: 1 决定我们自...

  • 被讨厌的勇气

    过去不存在,未来也是。本来人活着只是活在此时,过好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 痛苦?快乐?本来就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讨厌的勇气》③所有重获新生的背后都经历过一场生命的大爆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ap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