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勇抛旧念 重获新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

勇抛旧念 重获新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

作者: 与杨小咩同行 | 来源:发表于2020-07-02 16:39 被阅读0次

“我小的时候,家里一来亲戚,妈妈一个人要做好多菜,忙不过来,就骂我笨,不懂得帮忙。所以现在我特别不喜欢家里来客人,一来客人我就感到手足无措。这是小时候妈妈给留下的阴影,我也没办法。”

“唉,我家这个孩子,作业不催不做,光知道玩游戏,我给他花了那么多钱去报贵的培训班,成绩仍然上不去,愁死人了。”

“等孩子上了大学就好了……等我赚了大钱就好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类似上面这样的话,感觉生活总有诸多不可避免的原因,让我们总是种种迫不得已。

种种迫不得已或许是真的,可这些原因,却需要我们擦亮眼睛,看清真相。

如果童年真的决定了现在,那我们岂不是再也无法修复一些伤痛?

如果孩子的事情一直需要你来管,那你还有脱身之日吗?

如果总是寄希望于未来,那未来什么时候才来?

其实,过去、他人、未来都不是现在不幸福的原因。真的原因是我们主动给自己套了无形的枷锁。

                                  一

给我们留下伤痛的,不是过去的事情,而是我们对过去的事情所下的决定

我们常常沉浸在过去造成的伤痛中不能自拔。

但阿德勒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他说: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再怎么找原因也不能真正改变一个人。

一件事情本无所谓好,无所谓坏,事情就是这件事情而已,但是我们自己内心赋予了它一定的意义。

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有了“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

读书这件事情,我认为读书可以扩展认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所以我认为读书是一件好事,也愿意影响更多的人读书。

但有人就不这样看,认为读书无用。

也就是说,读书这件事情本没有什么意义,是不同的人给它下了不同的定义。

家里来客人了,妈妈忙不过来,就骂孩子不知道帮忙,这件事情可以有这几个不同的结果:

其一,孩子知道因为自己不会做菜,所以帮不上妈妈的忙,那他决定以后多学着做菜,那么以后再来客人时,他就可以帮上妈妈了;

其二孩子听到妈妈骂自己的话,给自己贴了个“很笨,没有用”的标签,以后这个标签就一直贴在了他身上,直到他醒悟;

其三孩子听了妈妈骂自己的话,知道那是妈妈的事情,不是他的事情,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这几个结果是怎么出来的呢?

是孩子自己下的不同的决定,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我们的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但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才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即我们主动选择了经历的意义,然后就选择了自己的生活。

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重新回到过去的事情中,看到我们的限制性信念,然后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改写信念,疗愈所谓的“创伤”。

                                    二

        学会课题分离,远离人际关系烦恼

我们生活中有百分之九十的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认为: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自己要负责的课题,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分清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是非常重要的。

我经常听有些学生说,他并不想到这个学校来上学,是他父母硬逼着他来的,所以他不想学习,学不下去不怪他。

看上去,是他的父母在逼他,他也迫不得已。

从课题分离的角度看,到不到这个学校来上学,是孩子的课题,他的父母干涉了孩子的课题。而同样的,孩子也有选择的权力,服不服从父母的决定是他的课题。他选择了服从父母,却把责任归到父母身上。

有一个朋友就是课题分离的高手。他的领导特别爱骂人,破口大骂的那种,所以很多人特别怕那个领导。而他则不怕,每次领导骂他,他都在心里告诉自己,发火骂人是领导的事情,不是他的事情。所以他从不因为领导骂而惴惴不安。

看上去似乎有些阿Q,但课题分离确实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入口。

我前几年就知道了“课题分离”的概念。当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并且不能随意干涉他人的课题后,正因为女儿做作业而焦虑的我,顿时就轻松了不少。

女儿做作业,我大部分情况下不干预,愿意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做完检查也是她自己的事情,我只管签名。

但是慢慢地,我感到有些不对劲儿。作业与学习确实是孩子的课题,但是孩子毕竟还小,完全抛开,让她自己处理,这不就是放任不管了吗?

疫情期间,对于玩平板的问题也是冲突不断,怎么可能就真的把平板交给她,让她自己负责?

当我又一次读了《被讨厌的勇气》之后,才知道课题分离不是放任不管。

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一定的距离,就像看书一样,眼睛离书太近、太远都会看不清书上的内容。

父母与子女之间也一样要保持适当的距离,父母既要和孩子保持距离,不站在孩子和生活中间,给孩子从生活中习得经验的机会;也要能站在孩子身后,及时为他提供适当的援助。

这个“当的距离”是“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

这个“适当的援助”,阿德勒称为“鼓励”。

课题分离,是构筑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前提;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家庭教育的前提。

在亲子关系好的时候,父母的建议,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而亲子关系不那么亲密的时候,往往是父母说什么,孩子不做什么。

这就是进行课题分离的必要性,和其他人之间也一样。

                                    三

过去不可追,将来且虚无,我们只拥有“此时此刻”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有个人死了,他才刚刚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如此短暂。这时,他看见佛祖手拎一个箱子向他走来。佛祖说:“好了,我们走吧。”男子说:“这么快?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佛祖说:“很抱歉,但你的时间到了。”

男人问佛祖:“你这箱子里是什么?“佛祖说:“是你的遗物。”男人疑惑地说:“我的遗物?你的意思是我的东西,衣服和钱吗?”佛说:“那些东西从来就不是你的,它们属于地球。”

男人又问:“是我的记忆吗?”佛祖说:“不是,它们属于时间。”男人猜测:“是我的天赋?”佛祖回答:“不是,它们属于境遇。”男人问:“难道是我的朋友和家人?”佛说:“不,孩子,他们属于你走过的旅途。”

男人追问:“是我的妻子和孩子们?”佛说:“不,他们属于你的心。”男人说:“那么一定是我的躯体。”佛祖:“不,你的躯体属于尘埃。”

最后,男人肯定地说:“那一定是我的灵魂!”佛祖一笑而过:“孩子你完全错了,你的灵魂属于我。”男人眼含泪水,从佛祖手中接过并打开了箱子——里面空空如也!

他泪流满面,心碎地问佛祖:“难道我从来没拥有过任何东西吗?”佛祖:“是的,世间没有任何东西是真正属于你。”男子:“那么,什么是我的呢?”佛祖:“你活着时候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你的。”

没有任何东西真正属于你,世间每样东西也都曾经真正属于你。

阿德勒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在每一个曾经,每一个刹那,每一个“此时此刻”,每一个当下,我们拥有着全世界。

过去不可追,过去发生了什么与我们的现在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且未来,未来如何也不是此刻能决定的问题。

不活在“此时此刻”,对过去念念不忘,把希望寄托在未来,是对自己最大的欺骗

全心全意地活在每一个“此时此刻”,就过好了一生。


人生有许多课题,比如自我接纳,幸福的能力,交友、工作与爱,都需要我们有勇气去面对,去学习,去改变。

当你改写了过去的旧信念,做出了改变,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如此简单,幸福如此简单,人生如此灿烂。

愿每一个人都有不怕被别人讨厌的勇气,都看到自己幸福的能力。

相关文章

  • 勇抛旧念 重获新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

    “我小的时候,家里一来亲戚,妈妈一个人要做好多菜,忙不过来,就骂我笨,不懂得帮忙。所以现在我特别不喜欢家里来客人,...

  • 不忧不惧,做勇敢的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第一次看到书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勇气”怎么会被讨厌? 读过方才理...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

    这周看了一本令我久久不能平静的书《被讨厌的勇气》,读完的那一刻让我感觉收获最大的是对于自我的解放,立刻马上就禁不住...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

    从上周六开始读《被讨厌的勇气》,原以为周休两天能读完,一直到今天上午完成。读得慢也挺好,一边读一边“消化”。 写点...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

    【晨读感悟20200220】读完了《被讨厌的勇气》,极力推荐,又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如果改变了“我”,“我”眼中...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

    这书的名字猜着就是为像我这样深陷在别人眼光中的人写的,想看看,然而心理不免嘀咕,会不会是鸡汤,“这些我都知道,然而...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

    最近一段时间,忙了一大阵子,突然来个国庆七天闲,整个身心节奏没太跟上,人也变得懒懒散散、不知所措,好歹末了终于读完...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

    《被讨厌的勇气》被称为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哲学家,是和弗洛伊德、荣格并...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以青年和哲人对话的形式,阐述了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类似于《论语》和...

  • D042-4组董瑄-《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以得道高僧和困顿青年两人对话的方式将阿德勒心理学层层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勇抛旧念 重获新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mr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