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莲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出自南唐后主李煜之手。李煜原为国君,兵败成囚,被拘异乡,深受亡国之痛。因而,其词往往忧郁感伤,触景生情,词风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原词照录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二)表义涂鸦
帘外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开始凋残。即使身盖绸缎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料峭之寒。只有在迷梦中忘掉了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刻的欢愉。
一个人不要倚着栏杆,远眺那昔日的无限江山;离开容易,再见往日故国本然的景致就难了。流逝的江水、凋落的残花,跟春天一起消失。岂堪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三)醉翁之意
雨声的潺潺,春意的败象,还有五更料峭寒凉的侵袭,这些都是无常变化的浮光流影。既是迷离的风花雪夜,又是如幻的梦中水月。
然而,生生世世被幻境迷惑了,麻木了,以假乱真,不知身在漂泊,不知梦游迷宫,不知客居他乡。虽然已知梦中的游戏,却还是贪恋稍许的欣欢。
“梦里不知身是客”,是整词凸显的点睛之笔!是文意架构的灵魂所在!是心印有缘的纽带桥梁!梦里哪知身是客?在里面玩耍不停,假戏真演。梦醒的人“忽闻海上有仙山”,回头便见主人的光彩,流浪生涯到此止息。细细省察,哪个不是做梦?愚夫做着沉睡的梦,坐实把捉,苦不堪言;觉者做着醒着的梦,渐渐放手,趋向自在;诸佛慈做醒着的梦,游戏神通,广利有情。
一个人独处时,要暗暗地警示自己,切莫只是依偎着栏杆,眺望远方那无尽的河山,尚须探原声色之外的威仪。因此,离开这些假象容易,而见到真实的“故国桃源”就是较难的一件事了!
流水落花让它去吧,它只是世间的浮云幻相;成就这些幻相的上天,那才是我们永恒的自性家园。太上与世俗相比,一是天堂,一是凡尘,“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梦里不知身是客”,主人密于客中坐;主客本是同根生,“大”似拟言权指月:大空、大觉、大方、大广、大妙、大圆、大美、大慈、大悲、……
“大漠孤烟直”,法尔如是!“长河落日圆”,天然造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