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交流互助圈笨笨 随笔
大秦笨笨记--中国传统文化,拯救世界的药引子

大秦笨笨记--中国传统文化,拯救世界的药引子

作者: 冯荣涛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00:08 被阅读3次
大秦笨笨记--中国传统文化,拯救世界的药引子

引言:时间进入到21世纪以来,世界上各种的乱象丛生。战乱、枪杀、海盗、毒品、等等活动,导致世界进入到了一个无序状态。穷人更穷了,富人也为富不仁,人和人之间缺少了理解,总是感觉朋友越来越少了,可以相信的人基本都没有了。世界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回归到一个有秩序的世界环境只有依靠中国。因为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有3700多年。中国有3500年的辉煌历史。近现代以来的200年历史对于中国是耻辱史,中国在近现代以来还能保持着旺盛的精力让自己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就是一个奇迹。有7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声音,要想回归世界的秩序,必须回到中国。中国成为了拯救世界的一剂良药。笨笨知道中国是掌握着拯救这个世界的药引子—中国传统文化。


大秦笨笨记--中国传统文化,拯救世界的药引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药引子
药引子是什么、稍稍懂一点中医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在吃中药的时间,都讲究下药引子。药引子,学名叫引经药,虽然处于“再次之”的地位,却是中药中很有份量的一种配药。
它可以使某些药物能在它的引导下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另外,“药引子”还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用。在一张处方中,需不需要药引子,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制。要病家自己去配制的药,往往是该医院或药店配不齐,要求病家到其它医院或药店去配,或自己采集的药品。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药引子了。
清代吴鞠通曾说:今人凡药铺中不售,须病家自备者,皆曰药引子。
这说明当时的“药引子”有三个特点:一是取材简便,自备就行;二是质地新鲜,药铺都不卖,因为不好保存;三是种类繁多,“皆曰”二字,可见一斑。

中药是药,也是科学,但更是哲学。“三分治七分养”是中医一再强调的,其实强调的就是一种哲理。再如 “毒药非毒”、“以毒攻毒”、 “相生相克”似毒非毒,等理念,哲理性就更强更直观了。至于“补益说”、“寒热说”、“阴阳说”、“中和说”、“虚实说”,就更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直接运用了。外国人总是在排斥中药,相同的病服同样的药,中国人服了就能治病,外国人服了却体现不出药效,原因就在于外国人的思维程式中没有或缺少中国的哲学文化底蕴,中医学,虽说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又何尝不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分支呢。 大秦笨笨记--中国传统文化,拯救世界的药引子

由此想来,这药引子其实是有两类的,一类是物质的,一类是精神的。物质的药引子并不费解,而精神的药引子则颇费思量,但这种药引子也确实是存在的,这就是和谐、温馨、真诚、博爱和感情。
当前21世纪的世界乱象,就是要依靠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求的一个温馨和谐、给世界传递一个博爱的信息。这种治疗世界疑难杂症的中药还要药引子,这就是我要说到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学说,我们讲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生活价值观的,正是儒教的功能。传统中国人的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认识,知识建构的方式和方法,对亲情的重视和对人群的区分,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以及日常生活中偏重于仪式象征主义的行为习惯等等,不能一一而论。在这里,我只说一下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儒学。 大秦笨笨记--中国传统文化,拯救世界的药引子

今天我们所提出的中国梦,其直接的目的之一是要解决现代中国人的身心安顿问题。近现代以来,自儒学崩解之后,中国人就开始处于茫然而不知所归的状态,当下道德的败坏、行为的失范主要是由信仰的缺位所造成的。对于这种说法,我愿意接受,但我的问题是儒家思想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要讨论的是,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和谐?国家和国家为什么不和谐?主要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又应当怎样去解决它?我们的祖先老子在道德经里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道德经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这条路怎样走?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内心世界,进而建立和谐的外部人际关系呢?
第一个问题,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和谐国家和国家为什么不和谐?它的根源是什么?
世界的和谐秩序,在很早以前都已经打破。当西方殖民主义在全球横行时间,世界和平已经被打破。中国传统精典的思想不能影响到西方霸权国家,就好像是中国的中药不能治疗西方人的病症一样。在这里仅仅把发生在我们周边的不和谐和大家交流。
看看我们周围,每天都在发生一些不和谐的人和事;上公共汽车,大家往往争先恐后,为的是抢一个座位;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小事,有时可能会酿成大祸;一次,一个小伙子为了抢位子坐与人发生争执,又恰好与那人在同一个车站下车,小伙子怒气未消,朝着那人肚子上踢了一脚;这位小伙子在部队当过武警,会个三拳两脚,这一脚踢得那人当场倒地,起不来了;那人倒地的地方说来也巧,正在一个派出所门前,民警马上出来,把那人送到医院一检查,肠子踢断了;这下小伙子被以故意伤害罪起诉,赔了那人一大笔钱,自己还被判刑三年,缓刑三年,一份很好的工作也丢了。
当然,这里说的是发生了比较严重的争斗后果的事。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不和谐,明争暗斗的事就更是司空见惯,评先进,大家要不要争呢?评职称,争不争呢?提拔干部,争不争呢?涨工资,争不争呢?
对于人们争斗的各种事端,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比如评先进、评职称、提拔干部、涨工资等等,这些都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这是一种类型的争斗。另一类争斗则与切身利益无关,就是在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无足轻重的事情上,人们会发生争斗;比如孩子打架,抢座位之类的事。或者是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大家也都愿意争,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人们之所以在这样一些事情上发生争斗,源于人们心中的那口气,什么气?就是遇事好争先、争上风、生怕吃亏的那口气。争到了先,争到了上风,占了便宜,他就感到满足;反之,他就咽不下那口气,就要为此而争斗。
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认为,在这些问题上非争不可,那就是说,争斗是不可避免的,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和谐相处。但是,能不能有其它选择呢?这就需要我们改变思维方式,改变心态,换一个角度来对待人生。
我今天要说的,就是我们的祖先,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的怎样建立和谐人生的理论。
一、道德经提倡为人处事应当柔弱处下,不争而善胜。
首先,人之所以要争斗,是基于一个共识,就是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争强好胜,对一般人来讲,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强者呢?道德经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思想,这就是,真正的强者往往表现出来的却是柔弱处下。也就是说,真正的强者是不与人争斗的。但这个不争斗不是逆来顺受,不是没有原则,而是以不争斗的方式去取得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这也就是所谓的“不争而善胜”。换句话说,不靠争斗,而是靠在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中去取得成功。
木强则器。木强则作器皿,树木长大了,就要被砍伐,造房子、做家具等。庄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颗大树,它的树干上有木瘤疙瘩盘结,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小树枝卷曲,不符合规矩,长在路边,木匠都不看它一眼,正因为它不适合作栋梁,反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如果不是这样,它早就被砍伐了。
由此,道德经得出的结论是: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强大的走下坡路,走到最高处,不能再上了,所以只能往下走;柔弱的走上坡路,不能再下,只能往上走。

总而言之,道德经认为,如果按照客观规律为人处事,人要想取得成功,应该当柔弱者,而不是当所谓的强者。因为只有柔弱的,才是始终走上坡路的,争强则必定要走下坡路。 大秦笨笨记--中国传统文化,拯救世界的药引子

二、为什么要柔弱处下
有人说,现代社会就是竞争社会,不做强者怎么生存。是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获得人生的成功,问题是,你究竟采取什么方法去取得人生的成功,你究竟选择走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一条道路是,做所谓的强者,那就要去与人争斗,在争斗中去取胜。在这条争斗的道路上,不论你的最后结果是胜利还是失败,你都要面临这样一些问题。
你将随时树敌。既然是与人争斗,就必然有对立面,必然树敌。争斗的结果,如果是争胜了,争败了的一方不甘心,必然要寻机报复,或者找个机会再使你失败,对立面就在这些争斗中产生了。争斗是无止境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这个欲望争到了,新的欲望又产生了;为了实现新的欲望,又要与人争斗,又要树立新的对立面。只要争斗,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的一生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他要不断地为此而感到焦虑和压力,这一次争胜了,新的争斗又开始了,他不得消停,永远在考虑怎样与人争斗,他的内心世界是一个争斗的世界,不是和谐的世界,他永远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道德经为我们指出的另外一条人生之路,就是不与人争斗,以柔弱的姿态处事。那么,究竟怎么个柔弱法呢?道德经在这里讲的柔弱,专门指的是不与人争斗,不要去整人,不要去与人争名利、争得失;但是不与人争斗,并不是说,要你甘于当下游,甘于落后,而是要你学会在竞争的社会中不争而善胜。
很多成功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成功人士都是坚持不与人争斗的人。他们的注意力不在怎样战胜别人上,而在怎样提升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道德经提倡的人生道路,做不与人争斗的所谓的弱者。这些人不与人争斗,从表面上看,似乎弱,有时还会吃亏,但是从最终结果看,他们走了一条不争而善胜的道路,不与人争斗,却取得了人生的成功。可以说,他们是真正的强者。
当弱者,走不争而善胜的道路,要有这样几个思想准备。
首先,这里讲的胜利,是从长远来说的,不是讲一时一事,因为从一时一事上看,或者从眼前看,从暂时看,他未必很成功;
其次,正因为是着眼于长远,所以不会是一帆风顺,会遇到挫折,遇到不顺,看你能不能坚持;
第三,能够坚持走这条路的人,他的人生观,不是单纯以物质财富的多少、社会地位的高低作为衡量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而是他始终坚持着自己做人的道德底线,决不为眼前利益丧失做人的底线。
第四,我们要遵循的道德准则,不是单纯美好的愿望,而是一种符合客观规律的道德准则,是科学的道德准则。
比如一个人掉进大海,你明明不会游泳,要不要去救?如果去救,可能你舍己救人,精神可嘉。但结果却是两人一起溺水淹死。这样的道德可敬不可取,为什么?不符合客观规律。你明明不会游泳,跳下去也没用,反而赔上了自己,这就违反了客观规律。
我们要遵循的道德,绝不仅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或者是一时冲动,而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这样才会有好的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就是为人处事,要想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要改变争强好胜的心态,不要处处争先。因为这必然导致你树敌,坚强的结果是走下坡路,不可能长远取胜;相反,我们应当甘当弱者,所谓弱者,就是要尽量避免与人争斗,把注意力放在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上。这样一来,表面上你是弱者,实际上你的生命力很强,你始终在走上坡路,在提高自己。只要你坚持这样做,一旦时机成熟,瓜熟蒂落,你就会自然取得成功,也就是要通过不争,来取得长远的胜利。
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药引子,首先解决中国人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和谐处世能力,世界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份子。当都做好了自己,我们就不愁这个社会的不和谐导致没有秩序。当中国梦实现的那一天世界大同的日子也就会很快的来到。

后记:世界大同和谐社会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西方的霸权势力不会容忍中国的强大,有针对性的对中国侵略,枪炮已经不能取胜,用文化来侵略中国已经实施。

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应该向孔老夫子一样,知其不可,而为之。奔走相告,把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药引子在全世界范围宣扬。


大秦笨笨记--中国传统文化,拯救世界的药引子

相关文章

  • 大秦笨笨记--中国传统文化,拯救世界的药引子

    引言:时间进入到21世纪以来,世界上各种的乱象丛生。战乱、枪杀、海盗、毒品、等等活动,导致世界进入到了一个无序状态...

  • 大秦笨笨记--钱💰

    前几天,翻出来了一篇《人生七十》,说的是人必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要看淡一切,只要快乐就好。今天,突然感觉必须要...

  • 大秦笨笨记---之二

    从军记---蜕变笨笨学文不成、学艺不精、退而求其次,立志去从军。初秋离旬城,五日方入川,乘火车、汽车,住旅店、兵站...

  • 大秦笨笨记--疯子道理

    莎士比亚说--地狱已经空荡荡的,妖魔游荡人间地狱空空荡荡,魔鬼都在人间。(Hell is empty, all d...

  • 大秦笨笨记--说改变*

    这些年的公益来说,我自己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心理的改变。自己能认真的对待一个人,自己能认真的做一件事,自己能认真的生活...

  • 大秦笨笨记--包容自己

    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是一个多元的美好时代。 一个人跋涉在这个美丽的尘世,永远都不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只感觉...

  • 大秦笨笨记--劝别离

    文姐姐,人生相遇已经不容易,为啥要选择离开呢!宫崎骏在《千与千寻》里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

  • 大秦笨笨记--那条大河

    那条大河流过了千万年,在旬城这里转过一道湾。留下了一座城。而后静静的流过旬城,带给了旬城滋养生息的资源。这条河就是...

  • 大秦笨笨记--再谈冷漠

    今年六月二十日,十九岁甘肃女孩,在围观者的吆喝声中跳楼结束了生命。这件事叫很多人反思,最繁忙的是楼下的看客。最悲哀...

  • 大秦笨笨记--幸福的牵挂*

    春节七天乐,放弃了手机,还是放不下对你的牵挂,想着你,其实就是放不下,忘不掉。 时光荏苒容颜老去,我心中装着的还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秦笨笨记--中国传统文化,拯救世界的药引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cw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