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来自全国各地的课程设计师,都会在微信群里面,基于一个提出来的问题,进行课程设计的探讨,我将分享每一次的讨论结果,有兴趣的伙伴可以去设计课程,然后把课程发给我,我们会拿去给孩子。
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吃辣条、泡面、薯片这样的垃圾食品?这种“喜欢”是社会在我们脑子建立的影响,还是把人类关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也喜欢吃辣条?”——简长长 课程设计师
讨论流程
1.你会如何定义这个问题,根据大家提出的定义,选择接下来要讨论的方向
2.如果要往这个方向讨论,可以有什么“三步骤”的思路
3.每个步骤能有什么有趣的玩法
参与
@蚊子徐 @芋头猫 @简长长 @仝文玥 @周细细
过程
看到这个问题让你第一反应、联想是?
我的第一反应是生理a上喜欢
垃圾食品不好但是我偏要吃
就是感觉不愿意太听话
我第一反应是之前从大象公会还是哪里看到的文章 吃辣似乎是跟物质匮乏有关
比如重庆火锅里涮的内脏 就是辣掩盖了它本身的腥味 反而好吃
把人放与世隔绝的地方,如果没东西吃只有泡面,那也只能吃泡面了
很多人也觉得垃圾食品不好 觉得吃垃圾食品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表现 内心还挺看不起这些人的 但是其实自己也想吃
如果是大城市中产以上的孩子 很少接触到这个
从食品制造商角度,本身这东西已经没啥营养价值了,再不把味道做得让人欲罢不能,这东西就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关于所谓垃圾食品,我个人不会严格抵制。心情好时吃点,感觉生活更有滋味
大家想到的,可以继续讨论的方面
1. 人有时候就是想做一些“不对”的事儿,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2.喜欢吃什么,和经济水平很有关系
3.只要均衡饮食,就没关系垃圾不垃圾了
4.哪些东西是人们“天然”会喜欢的,哪些是后天被社会“塑造”出来的?
5.不同地区的小孩子吃到的东西,和供应链有啥关系?
你会有哪些思路来玩?
1先头脑风暴 描述一个人的特点 你会用哪些词
例如胖瘦 高矮 喜欢吃啥 戴不戴眼睛。。。
2 判断哪些是天生 哪些不是
3 想想自己有哪些特点是被塑造的 分享一下塑造的经历。。。
如果是我,我会:
1.给孩子展示几个,普遍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但其实是人造的东西
2.反思一下,为啥会觉得人造的是天然的,有哪些特征或因素让人这样想了
3.玩坏一个被认为是“不自然”的东西,让它变得自然(比如认为“人离不开手机”是不自然的)
1.联想:以大家都喜欢的食物为例,如辣条,请列举你认为辣条的天然的特性和后天造成的特性。
2.头脑风暴:后天造成的特性会帮助辣条令更多人喜欢?
3.想想如何在辣条的天然属性下+1,令辣条卖给不喜欢的人~
给这些思路添油加醋一番,让它变得更好玩
自己造一个星球,哪些是星球上本来存在的,哪些是你要它存在的~
给孩子们的任务就是每个人设计一个星球 设置一些不自然的规则 然后大家到那个星球玩的时候就要照那个规则做
比如我设置一个星球 我们所有人同意的时候要使劲摇头
可以举例 性别
都以为性别是先天的 其实后天塑造很多性别观念
可以让孩子们搜一搜 淘宝 或一些广告常用的宣传套路 去包装辣条
比如,以我为例...我感觉自己还是满介意榴莲的,就可以请一批我这样的人,然后问问我们喜欢吃啥食物,然后看看这些食物有啥特征
然后再想想看怎么让我接受一款榴莲食品
设计认领
蚊子徐
留言&资料补充
我问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会不会现在这个地球的样子只是我们其中一种可能?有没有可能当时各种凑巧,现在我们喜欢的就是另外一种叫“条辣”的东西了,而且是酸涩味道的,放到我们现在,完全不能接受,但是在那个可能性里,那里的人类或者其他物种非常喜欢这种酸涩口味的条辣。
而我好奇的,是到底什么原因们造成了这个差异?
是巧合吗?还是有更高等的物种的控制?还是我们一些尚未发现的规律?还是……
我好像没有办法找到答案。
家庭习惯是一方面,还有周围的消费环境,没有那个东西就不会去买。还有会不会和人们的心理原因有关呢?垃圾食品和我们平时吃的饭菜味道不同,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吃垃圾食品,说不定饭菜就会变成我们另一种像垃圾食品那样的需求
我爷爷说彝族人杀羊时肠子不洗直接放到锅里煮,他们把它当成最好的招待客人的东西,但是我们又是另一回事
网友评论
本期推荐的超能力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