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个学生给我的一个启示,这个孩子广结朋友,有年长的事业成功者,有酒吧的歌手,有混迹街头的待业青年,有学业优秀的学霸,有老师,有同学等等。能够与各路人物应对,同时能够学到知识丰富阅历,这一点远超过我。
他用文字告诉我,就在不久前,成功的斡旋了一场冲突,在事件的处理上表现出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社交能力。事后他没有成功的喜悦,而是对事件写下了一段深刻的剖析,谈论到了与人处事之道。
世上之人,都希望被理解和尊重,毫无例外。如果想要了解一个人,就只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对方,别无它法。
暴力只能让人口服而不能心服,古今中方还没有哪一位君王使用残暴而获得臣民的真心。在与人交往时,语言上的强硬并不能征服对方,只能够让对方竖起强大的心理盾牌,随时准备防守反击。了解对方只能成为秉持语言碾压对方原则的这类人一个幻想。
上面提到的这个孩子,深知这一点,每次与我交流,都会用心倾听并使用我喜好的语言风格来呼应我的表达,这让我们的每一次师生谈话都十分快乐愉悦。我们共同分享了许多人生心得。我也能猜想到他与一众文艺同伴的交谈是怎样的,与一众匪气十足的帮派小子们把酒言谈时的样子。
每个人在交流时都有擅长的语言风格,这背后是每个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如果把自己定位与人前的炫酷,就可以完全忽略对方的感受,完全“自嗨”式的表演,把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演于人前。这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式,包括在人前所呈现出来的活法。
如果是想了解一个人,显然自顾自的沉浸在自我优越感中,亦或是牺牲别人的时间来刷取自己的存在感时,是一种南辕北辙的做法。没有人愿意平白无故的成为另一个人的观众。
每一个人都需要被温柔的关注。
在校园中,作为老师的我,需要尽可能的了解学生,这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我选择的一种校园生活方式。
在家庭中,作为父亲的我,需要尽可能的了解女儿,这是父亲应尽的职责,是我必须选择的家庭生活方式。
只要是面对一位需要了解的人,就要清空自己,容纳对方的全部,同时还要以对方擅长的方式来谈论,如此才能深入的了解彼此。
孩子们说,和我对话如同和自己对话,在对话中重新的发现了自己。
我与另一个学生说过,在25岁之前,我一直都是在追求着如何改造自己的学生,25岁后经历了许多年的混沌,我不知道如何定义与人的关系了。在35岁之后,我突然明白,理解生命是多么的重要。
而理解一个人,入口就是用对方擅长的语言方式来开启对话和交流。在真诚渴望的关系建立中,我收获的都是来自对方的理解和肯定,因为我心中只有对方的世界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及肯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