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评——让思想闪光
【时评】雅与俗碰撞的火花

【时评】雅与俗碰撞的火花

作者: 雅八书摊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20:29 被阅读0次

 

张洛琳

近年来,以《中国诗词大会》为首的文化节目在大众精神生活掀起浪潮。在这个流量小生、花瓶演员霸占荧屏的时代实是一股清流。诗词文化,是雅,综艺节目,是俗。“俗”并不含批判意,因为雅与俗本并无是非好坏之分,俗只是代表更为大众化的,通俗易懂的文化。诗词之大雅与电视节目之大俗的碰撞与融合,摩擦出人类文化新旧交替的火花。声声诵读,袅袅传唱,“俗”源源不断地为雅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时代的气息。

  雅本源于俗,诗词发源大众,扎根大众。从上古时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位伊人,在水一方”的《诗经》起,诗歌便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们可以说是旧时代的流行歌,在口耳相传中存活,在口耳相传中发扬光大。唐朝的诗人白居易,思想清高,才华横溢却也用满腹文采写下“老妪能解”的通俗诗歌。追本溯源,诗歌是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属于芸芸百姓,属于民间。只是近些年来,随着白话文的推广,诗歌的受众范围缩小了,也就被曲解为“文人”的专属文化。《中国诗词大会》让雅融于俗,诗词如鱼儿回归大海,鸟儿回归蓝天,在属于自己的领地里畅快遨游,焕发勃勃生机。

  在诗词大会热播的同时,各方批判也是源源不断---仅靠背诵和默写真的能领略诗词文化吗?我想是不可以的。但我们原本便不可要求每个人都是文学家,作为宣传普及的作用,却足矣。且诗歌默写,诗歌填空的体制有一定激发观众兴趣的作用。限定的做题时间,为诗词带上几分刺激色彩,在与选手同步做题时,答对所产生的成就感也可增进对文化的好感和自信,诗词可进一步走向普遍。总有人为了附庸风雅而背诗,但这无伤大雅,毕竟深入理解前总有附庸风雅之阶段。

  诗词文化节目,打开了诗词走进千家万户的大门,是雅与俗的融合,古今的融合,雅俗共赏。

相关文章

  • 【时评】雅与俗碰撞的火花

    张洛琳 近年来,以《中国诗词大会》为首的文化节目在大众精神生活掀起浪潮。在这个流量小生、花瓶演员霸占荧屏的时代实是...

  • 农妇视角观照俗与雅的碰撞

    本文试从《红楼梦》刘姥姥这一提纲挈领式人物出发,据刘姥姥二进贾府事件探讨以刘姥姥为代表的乡野草根、粗陋鄙俗之人与以...

  • 【三行诗】冶

    钢铁与石头的碰撞 迸发出激烈的火花 那是灵魂和灵感的碰撞

  • 对雅与俗的一点认识

    从对雅与俗的接触中,让我对雅与俗有了更多的认识,理解的雅文化与俗文化是有区别的,雅文化是一种经过了加工的俗文化,也...

  • 雅与俗

    人之所思`所行,莫不是受欲望所驱使。只不过因大众习气所染,说欲望,常和“俗”字联系起来,所谓“俗欲”。 自欺欺人故...

  • 俗与雅

    俗与雅 自以为是个俗人。沾了烟火气的母亲,妻子,工作...

  • 雅与俗

    原创/卢卢 看花了眼 听出了茧 走向静处 大树 小草 流水 时光 文人可否“荷锄戴笠” 农夫可否“深柳读书” 那个...

  • 俗与雅

    在家的时候,我在电脑上敲敲打打,女儿知道我在写东西。至于我在写什么,她不关心,也不感兴趣。有一天放学回家,她跟我抱...

  • 雅与俗

    如何去评定雅和俗这两个字? 有人说是金钱,有人说是文化差异,也有人说是受教育程度。 我觉得还是与...

  • 俗与雅

    一日,与友人闲谈,论及雅与俗的话题。我以为琴棋书画、诗书礼乐应视其为雅;而所谓俗,一般认为生活琐碎、柴米油盐堪谓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评】雅与俗碰撞的火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lp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