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收拾好的玩具,熊孩子又摊了一地,母亲正为晚上的聚餐在厨房忙碌,看到这样的情景,火冒三丈,狠狠训斥了孩子一顿,并剥夺了他晚上看电视的权利。孩子想了想,正准备收拾地上的玩具,妈妈一把推开了他,“地上脏,你一边呆着去”,边说边气呼呼地收拾着。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我们一方面总想通过谴责和惩罚来管教孩子,另一方面又舍不得孩子辛苦或遭受挫折,而孩子在接受这样双重信息的同时,充满了迷茫和困惑。这种在父母身上的矛盾行为,把控制和爱划上了等号。
1.对“后果”的误解
父母总是通过惩罚作为后果来管教孩子,纠正它们的错误行为,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就不让他看最喜欢的动画片。显然,看不了动画片成了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后果,但这是人为干预的结果,对孩子会产生如下负面影响:
1)孩子体会不到错误行为的真正代价,就无法主动去改正。不好好吃饭的代价是饿肚子,而不是不能看动画片,哪怕为了能看上动画片,孩子好好吃饭了,这也是外部驱动的结果,当动画片对孩子失去吸引力的时候,孩子又会回到原点。
2)人为后果很难保持一致性,父母对孩子的惩罚会根据父母当时的情绪和特定的场景发生变化。不好好吃饭,今天也许是不让看动画片,明天可能就是不让玩玩具,后天或许不吃就不吃了。孩子在这样的管教下,要么对父母的权威产生质疑,逐步发展成和父母对抗的状态,要么就会认为自己很糟糕,父母不喜欢自己,丧失自信,产生不必要的焦虑。
2.让自然后果发挥作用
不吃饭就会饿肚子,上学迟到就会受到老师批评,这就是自然后果。让孩子因为错误的行为承担自然发生的代价和相应的责任,才能让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促进他们的成长。当然,如果你的孩子在停车场乱跑,那另当别论。凡是不涉及孩子生命安全的事情,我们都应该让孩子去经历困难和挫折。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父母袖手旁观就好。父母能做的事情如下:
1)在错误行为发生时:提醒孩子这样的行为会导致怎样的自然结果,孩子会承担什么代价和责任;
2)在自然结果发生后:安慰孩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事做错了,而不是孩子这个人不行,和孩子一起讨论这样的行为错在哪里;
3)在碰到类似情况前:一起和孩子商量一些对策,帮助孩子提高相应的技能,来预防类似的结果再次发生。
3.以共情的方式设定界限
孩子做的很多事情不但自己要承担后果,或许其他人也会牵涉其中,在教会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去体会他人的感受,在共情的基础上来设定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界限,包括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处。比如,当孩子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对你无礼时,你是忽视?还是谴责?还是以不礼貌的方式进行回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都不是好的方法。父母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可以告诉孩子,他的无礼让自己感到不受尊重,感觉有些气愤,谁都不想被这样对待;
2)走开但仍保持开放:在表达完你的感受后,你可以告诉孩子等他平静后再讨论这个事情,然后默默走开,但这并不意味冷暴力,你要保持开放的姿态,随时欢迎他和你认真地交谈,同时也让孩子知道发脾气是达不到目的的;
3)在联结的基础上设立界限:等到孩子情绪平复后,去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他想要这个东西背后的感受是怎样的,当你和孩子的感受产生了联结后,就更容易在共情的基础上设定相处的界限,这对孩子今后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