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二、解诗题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送:送别
辛渐:王昌龄的好友。
诗题意思即为: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三、写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江苏南京)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今江苏镇江),然后在此分手,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四、品诗意,悟品格
诗意:寒冷的冰水与江水连成一片,友人离去隐隐的孤独在我心中。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的近况,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品格: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等伟大的品格,所以是伟大的人,也是伟大的艺术家。
五、备课反思
1、备课是否充分。按照常规的教学过程,一定是先认作者,再讲诗意,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把古诗背会,把诗意理解,并能正确默写诗文。这个目标是非常简单又直接的。所以,一节课的时间讲授两首古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可是,如果要深入的去讲解这首古诗,那就大不一样,需要向优秀的课例学习,也需要搜索大量的文学类知识,甚至要看许多相关的知识讲解,才能对一首古诗有一个深入或者是说全新的认识。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可为什么送别?要到哪里去?会说些什么......这些需要都给学生讲出来吗?并不是。
但是作为老师,这些知识你自己应该知道,如果学生问起来,你也好应答自如。
一节好课,是需要你全心的投入,不仅要有纵向的了解,还要有横向的深入,你会发现这不只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而是当时社会现实的映射。
2、课堂互动是否充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所以,把课堂还给学生,是重中之重。
在最初的试讲中,我生怕学生答不出我的问题,所以,在学生还未进行思考总结的时候,我已经在迫不及待的给出答案。
也就是这节课是我在带着学生走,就跟导游带团差不多,看似热热闹闹,实则走马观花,没啥效果。
所以,试着放下自己心中的担心,全心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来说,让他们来讨论,让他们来总结,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这样的过程才会更有意义。
还有一个就是自己的提问指向不明,甚至把学生问的哑口无言,变成了整个课堂的安静,这就是在提醒自己,问题指向要明确,要从学生出发,而不是自己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我是要备学情的。
3、改变对诗歌题材的认识。因为专业学的是政治,所以,对于语文,是相当怯的,如果你让我讲个大概,还是凑活,但是要从专业的角度去审视,还是存在专业的短缺。
因此,对于平常文章的讲授,才是慢慢适应流程,可对于诗歌题材的文章,还是不敢挑战的,甚至可以说是我的软肋。
而我,当了这么长时间的老师,还是始终不愿意挑战诗歌题材,觉得自己语言太匮乏,讲不出诗歌的感觉,甚至觉得是无法带出诗歌的韵味。
而如今,我应该改变对诗歌的认识,更应该主动的靠近诗歌,走进诗歌,才发现,原来诗歌的韵味,是那么美,那么让人为之动容。
当我重新认识王昌龄,重新认识他的《芙蓉楼送辛渐》,仿佛我就在那里,就在默默地看着他送别好友,那样的天气,那样的离别,无不让人感受到一种“萋萋满别情”啊!
现在看来,我不是在备课,而是在学习,在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在认识自己,更要时刻提醒自己:坚持善良,坚持向上;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