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老子在《道德经》中一直反复写道-天地-万物,圣人-天下-百姓之间的关系。这是道德经里面的两条主线,学习《道德经》一定要切记,围绕这两条主线去学习思考,很多道理都可以学懂学通。
第四章的主题,写的是道如何创生万物,并摧毁万物,再创造,再摧毁,如此循环往复。万物被一波一波地造生出来,又被道一波一波地收回去。同样,人来自于一片虚无,终归回到一片虚无之中。
冲,《说文》注:涌摇也。涌,上涌也。摇,动也。
什么是冲呢?大家应该见过泉眼,水从泉眼中不断地涌动着涌现出来。还有天空中的云,特别是在风云变幻之际,那些云流动变幻的非常快,从天空中不断地涌现出来。
盈的本意是满。《说文》注:满器也。
有些版本把“盈”作“尽”而解,取穷尽之意。实际上是不对的。解经要遵循经文的本意,不能自己理解不了就妄自揣测一番,然后一拍脑袋就说这个字通假,那个字作者用错了。
这就不是解经了,而是用经解自己,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对不上,说不通的地方,就是认为错在经文,而不在己。实际上,古人用字,不是胡乱用的,每一个字,都非常慎重,以最精准的表达其意。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这个万物的本原,它一刻不停地向虚空中涌现,并用它的涌现之物创造出来万物。可是它这样无始无终永不停息地一直往外涌现,为什么宇宙之间,没有被塞得满满的呢。
渊兮,似万物之宗。
渊,《说文》注:回水也。口其外而水其中。
什么是回水呢,就是打着漩涡的水。打着漩涡的水,一个是深,浅水是不可能有漩涡的。二是旋转着流动,一潭死水,再深也不会打漩涡。老子在《道德经》中常用水来喻道。
什么东西是既幽深又旋转着的呢?看下图就能一目了然:
遥远的星系,幽深,旋转。老子在没有天文望远镜的时候,就知道太空深处是怎么样的了。这些幽深旋转的星系,又被比它更大的星系所囊括,它们是一层叠着一层,它们的尽头,就是道。
所以,道是那么的幽深而旋涌着,看上去万物都是从它那里涌现出来的。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道把万物造生出来,还会把万物摧毁,让万物回到最初的虚无之中。万物就是这样,从虚无中被涌现出来,又被道“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地收回去。
前面两句“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讲了道造生万物,后面这句对应地讲道“回收”万物。道是如何回收万物的呢?
挫其锐,挫是摧毁的意思,锐是锋芒的意思,可引申为事物的棱角,边界。道在回收万物的时候,把万物的锋芒棱角都摧毁掉。
解其纷,万物的锋芒被摧毁之后,再把万物的生命结构解体掉。
和其光,和,相应也。当万物发出光芒照耀的时候,道与其光相应,说的是道是万物光能量辐射的来源。
同其尘,万物被摧毁成一片片废墟和尘埃的时候,万物也就回归到了道里,等待着下一次被那个幽深的漩涡再次涌现。
上面讲到,万物被道不断的创造涌现出来,为什么天地间没有被万物充满呢?
因为道既造生万物,也摧毁万物,给予万物生命和结构,最后也会把万物的生命和结构都瓦解掉。道造化万物是一个循环的生死周期运动。
湛兮,似或存。
湛,《说文》注:没也。因为太过清澈透明,看上去就像没有一样,所以没也。
道,造化万物的那个永不停息的推动力量,它看上去是那么的幽深玄妙,清澈透明得好像不可见,但它又确实地存在着,并且时时刻刻地在推动着万物的变易。
我们可以结合第一章里面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来一起理解。这一章比较具体化的阐述了道是如何造生万物的,并通过水之漩涡来打比喻,让人更容易理解。
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知道遥远幽深的星空是旋涌着的,但这个过程实在是太过于玄妙虚漠,难以用文字准确地表达道造化万物的这个过程。所以老子在《道德经》后面的章节中,不断的重复描述这个过程,以帮助后人逐渐深入理解。
似或存,道对于人来说,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实际上道确确实实无处不在,因为道不物,道并不是具体的“有”之物,所以我们人类的感官难以发现感触到它。人类的感官只是为了发现有形之物而被造化出来的。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我不知道道是从哪里来的,可能在上帝存在之前,它就一直存在吧。
这里的上帝,并非是指西方的那个”上帝“。在古代,上帝被称为昊天上帝,它是指主宰天地万物的自然神,是我们华夏人祭祀的最高天神。
“上帝”一词,在我们华夏的古籍中随处可见,比如《尚书·泰誓》:“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比如《诗经·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只是后来华夏祭祀崩坏,礼仪不存,所以“上帝”一词,被后人淡忘了。再后来,反倒为西方文化鸠占鹊巢地给借走之后,变成了他们的文化注册商标。
为什么我们要为往圣继绝学,目的就是要找回被我们逐渐遗忘的文化之根。文化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底层架构,底层架构越扎实,文化之要越扎实,民族,国家的生命之树就越长久,越繁荣,越昌盛。
(第四章完)
《道德经》系列专题,解读道德经,为往圣继绝学,以经世致用。本文是第四篇,下一篇解读第五章,敬请关注后续文章。(注:本文解读义理,借鉴或引用自白云先生的《老子之道》一书)
附《道德经》第四章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