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chǔ)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
简释
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却不和万物相争,而是处在大家都厌恶的卑下之地,所以水是最接近道的。圣人如水,避高趋下;内心沉静难测,如水在深渊;待人一视同仁,如水灌溉万物无偏私;说话言出必行,如水不惧险阻流入大海;为政清正廉明,如水洗净污垢;处事因势利导,如水因容器变换形状;行动合乎时宜,如水春天消融,冬天凝结,因时流动。正因为圣人不争,所以天下对他也没有怨尤。
3
重点解析
1、体、相、用
《大乘起信论》论佛有体、相、用。
体,指本体、体性;
相,指相状,用形象的“象”来说也是可以的;
用,指作用、功用。
老子《道德经》所说的“道”,也有这三层意思:
第一层次是道之“体”,回答的是“道是什么”的问题。“体”就是根本、本体,其他一切都建立在这个“体”之上,所以它是根本。道体就是道的根本性质,如《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讲的就是“道体”
第二个层次是道之“相”,回答的是“什么最能表现道”的问题。道相就是道体的表现,是一种象征。因为“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它是超出我们感官和经验的存在,因此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用我们已有的经验和熟悉的事物来象征“道”,以便我们能够有所理解。比如天地、牝、水、婴儿,在老子看来,这些都是可以用来象征“道”的,因为TA们都带有“道”的品质和特点,比如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不能胜”,就是借天地、水来讲道的品质。
第三个层次就是“用”,回答的是“道有什么作用”的问题。《道德经》有很多的文字会讲到作用或功用。比如,第五十一章中说,“道生之,德畜之。”道产生万物,德蓄养万物,在这里,道和德不是割裂开来的,德是道在个体上的体现,道和德是一体的。道既是万物生成的总根源,同时道又通过德让万物成形、成长,并最终对万物扶助、滋养、使万物得到保养与呵护。因此,道就具有了两个功用:一是生成万物;另一个是在万物生成之后,继续保护和滋养万物。
2、水为什么和道最接近
在“体”上,道的本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它是超出我们感官和经验的存在,而水是可感知的,存在于我们的经验世界之中,这是道和水的不同。然而水在“相”、“用”上和道很相近,所以老子说,水“几与道”。
“弱者道之用”。“天下莫柔弱于水”。道,水都是柔弱的;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道,水都是无色无味的;
“道”通过“德”在不同的生命个体中有不同的展现,水通过不同形状的容器而具有了不同的形状,道,水都无常形的;
道“周行而不殆”,水川流而不息,道,水都是运转不停;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水都是处下的;
最古老的生命自海洋诞生,人从母体的羊水中出生,生命的起源源于水,在生命形成之后,水又继续呵护生命。“道生之,德畜之”。道,水都是创造生命、滋养生命的。
正因为水和道在“相”与“用”上的高度相似,所以老子才会借水来论道。
3、何谓“善”
本章的“善”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善”是不同的。日常生活中的“善”,是伦理道德,反义词是“恶”;本章的“善”,是对“道”的顺应,合道则善,不合道则“不善”。
4
当下语境和现实之思考
道家,以“水”的眼光来看待生命
人们常说时光如流水,而生命究其本质,就是一段时光中的经历。人们由时光如水,联想到了生命如水,进而引发出无限的感叹和思考。
生命如水一般流逝。人存在的短暂和时间的无限形成强烈的对比,死亡是人最大的恐惧,人在与时间的回旋中抚慰生命,对抗死亡的焦虑和恐惧,而愈发珍惜生命。
生命如水一般精进。大化流行,由川流不息的流水,老子发现了周行不殆的“道”。道如水,水亦如道,不停地运转,不停地创造。生命也应当如此,尽管短暂,但也要在有限的生命里,自我勉励,激昂奋进,向死而生。
生命如水一般旷达。不必羡慕永恒,不必怜悯自己,宇宙有宇宙的浩瀚宏大,人也有自己清风明月的世界。人当如水一般从容自流,悠然面对逝去,平静面对沉浮,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世界自有一种虚静,人生自有一份达观。
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运行中的生命之流的一个过程,世界是绵延的“水流”,水的流动喻示着生命之间前后相连、无稍停息的展开过程。而道家,以“水”的眼光来看待生命,则是将自身这一滴水投入到宇宙的洪流之中。这一刻,在道家的“水之眼”中,极渺小的人在极宏大的宇宙里,绵延了,联系了,变化了,永恒了。
本文转载于“面对面诵读道德经”微信公众号,并获得授权。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光之魔法世界”微信公众平台(搜索账号:juliamagi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