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若水
今天,整理书柜时又翻开了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的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下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我想,这可以做为教育学生的总纲吧。
《道德经》第十八章讲了“善”的具体内容:“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于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初读这段话,感觉好拗口,好难懂。多看了几遍,似乎也能感受其意。我想:“善行”大概就是说我们处理问题,要自然周密,有大雪无痕的感觉吧。“善言”就是要言之有理,所说的话无隙可击。“善数”就是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不足。“善闭”就是要平易近人,要有向心力,要善于团结他人。“善结”就是与人相交时,结纳人心,同心同德。我想,老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教育学生意义非凡。
教育要面对每个学生,无论学生聪惠优秀还是愚钝无知,教师都要善待,善教。孩子今天落后,不等于永远落后。教师要尊重学生,善待学生,注重引导,重视熏陶,减少惩罚,重视激励。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善。”爱因斯坦也说过,教师使用的强制手段要尽可能少,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是德和才。“”善上若水”,这也是驾驭人的能力体现吧。
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如果我们让学生受教育如沐春风,如逢化雨,如水之随物变形,时时能纯洁学生思想,滋润学生心灵,那也会是师德之范,学高之师。
师德若水。一代尊师老子的理论系统深奥,但对师德修养的指导意义重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