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上回说到贾雨村依附女学生投奔荣国府。怪道现在的砖家教授动不动就说:谁谁谁,是我的学生。雨村取他的功名不提,且说黛玉见了贾母与众姐妹,言谈之中提起一个癞头僧像度化她出家。这一僧一道已在文中出现了五次,要度化的都是上流人物。不知各位吧友作何感想?
随后一个学名叫王熙凤,实却不识字的少妇登场,在表面上夸了黛玉一顿其实是说给贾母听的,搞得老太太叫一个开心。却说凤姐的心机不止这一点。王夫人问凤姐月钱时,顺便回王夫人缎子没找到。王夫人说:“没事,你随手拿两个给**妹做衣服”。到这不知各位看出什么没有?在下的拙见是,想王夫人作为一个母亲自己儿子的喜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当她看到黛玉时就看出来宝玉一定会与黛玉私会到一起,况且黛玉与他理想中的儿媳妇相差太远,定要让他两离得越远越好。
王夫人与黛玉闲谈,说她有一个不喜读书(其实宝玉是不喜欢那些“诗云”“子曰”的书)的混世魔王。还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疯疯傻傻。”哎~世间的母亲又哪一个不是在外人面前极力的夸自己的孩子。看来王夫人为了让黛玉远离自己的儿子也是豁出去了!可叹!可叹!

当日吃过晚饭,丫鬟进来报说:“宝二爷来了!”黛玉在王夫人介绍后,本以为此人不是个色鬼就是个懒鬼要么就是个顽童。可见面后突然觉得此人像是多年不见的熟人。同时宝玉也看黛玉面熟,先问黛玉可曾读书?(自己不读书,却问别人#(捂嘴笑) )又给林妹妹取了个颦颦的表字。这时探春笑宝玉杜撰。宝玉却说了一句在当时看来是大不敬的话“除了《四书》差不多都是杜撰的!不止大家还记不记得几年前大火的成功学?一帮口才极好的讲师差点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宝玉又问:“妹妹有玉吗?”黛玉说:“没有!”这个没有可不得了,宝玉又是发疯又是摔玉的。虽说宝玉顽劣却是天生慧根,他也许早就察觉到这块玉又有问题,他发现自己长时间被监视。再加上外面的风言风语让他感到十分的痛苦,他想借此机会一毁了之。
在下提出一个猜测,全书中很多主要人物在幼年的时候都曾经过那一僧一道的度化。那么我猜想宝玉在出生时那二人也来过,将玉交给王夫人。并且达成了一个交易,他们对王夫人说:“只要宝玉随身带着就可以保他荣华富贵,一生平安,他袭得官位,老妇人就是诰命夫人。”说完就随风而去。也就是说这块玉并不是宝玉口中衔着的,而是这三个人演的一场戏。
王夫人为了自己,骗了所有的人。婴儿口衔美玉必定会被认为是神仙下凡,在全府甚至在整个金陵都是非常引人关注的事情。
次日众人议论薛姨妈家的表兄薛蟠打死人一事,也引出了那个非常有名的葫芦案的故事。下一会我会和大家探讨贾雨村为什么没救甄英莲,以及其中的原因。
歪诗总结:
颦颦遇花王,
潸潸泪成行。
慈母演神降,
欲子早飞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