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了让产品上线美团,最近在申请营业执照。
怎么申请呢?到工商局网站查询流程,原来要先做名称预核准,然后才提交登记材料,颁发营业执照后可继续申请商标注册。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提交预核准申请,遇到技术问题,周末找不到人咨询,只有等工作日打去问;工作日问了下班回来再操作,又有新的问题,只有等次日上班时间再问;直接带着电脑去上班,问题得到答复了,电脑却因为网络问题登不上关键页面。好容易提交申请成功,网站说两个工作日处理完毕,现在一周过去了,却还是待审核状态。
所以这事前后折腾了半个月,现在也没个结果。
昨天跟一同事吃饭聊天,说起这事,她说:“咱们行不是有工商企业通这个产品嘛,可以代办工商注册,你咋不用?我老公最近也在打算注册公司,我就找网点的朋友给他推荐了个代办员,这样啥都不用自己操心,很快就办好了。”
呃……
听了她的话,我石化良久。
我怎么没想到呢?事实上,决定做这件事情时,我压根就没去想可以找谁帮忙。我按着自己一贯的思路,遇到陌生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求助他人,而是自己该如何解决。
这听起来很独立,很酷,不是吗?
但有用吗?高效吗?
如果一开始想到求助,找到朋友帮忙,现在说不定问题已经解决,和躺在通讯录里好久没联系的朋友也产生了一次交互,借此机会请他吃个饭表示感谢,感情就维系起来了。
2.
我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畅,职场发展中的障碍,甚至亲密关系中的磕绊,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于这个原因:我太独立了。仿佛自己是万能的,什么都能搞定,完全不需要别人。也不是没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但常常怀着严重的心理障碍,担心被拒绝,担心打扰别人,甚至有时候,担心被人看不起。
所以通常都是别人有事找我,我很少主动去联系别人。通讯录里一千多名联系人,有亲戚朋友、客户同事,除了工作需要的对接而外,基于感情维系的主动联络,少之又少。所以我在人际关系中的状态,整体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疏离淡漠”。只有非常了解我的人,才知道我的本性其实乐观豁达,是个感情丰富、率性而为的性情中人。
曾经也有职场老司机给我建议过,要注重人脉经营和关系维护,中国是人情社会,到哪都是有熟人好办事。你对别人公事公办,别人也对你公事公办,一切按照规章制度流程来,很多事情推进上就会遇到障碍。
但对于所谓经营人脉,我一直无感,甚至颇有抵触。自幼受儒家文化影响,骨子里有种莫名的清高和骄傲,秉承“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处事原则,看不上功利的社交,瞧不起找关系走后门的行径。甚至找朋友熟人帮忙这事,都因为利益相关,而怀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3.
事实上,君子就不应该经营人脉、维护关系吗?只有凡事靠自己,才算是行得正站得直吗?仔细搜寻儒家经典才发现,我对“君子”这个词,恐怕存在着偏执的误读。
儒家思想的源头《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处世,当如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奋发向上;当如大地一样厚实和顺,容载万物。仅见“自强”而枉顾“厚德”,人际关系淡漠僵硬,岂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荀子·劝学篇》有云:“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不过君子更善于借助外物、利用客观条件罢了。可见善假于物并非功利,而是君子的优秀品质之一。
《论语·卫灵公》有云:“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圣人眼中的君子之风,是庄重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是考量君子德行的一大重点,如果对人际关系疏于打理,何来“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呢?
4.
是时候升级下认知了。
一直把“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当作人生境界的修炼目标,不露锋芒,不事张扬,无大悲大喜,无偏执激狂。
圆融通达的人际关系,也是修身养性的必经之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