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诸:之于。
自致:自尽其心也!竭尽自己的心力。如杜甫的《送顾八分》诗:“烈士恶苟得,俊杰思自致。”曾巩 《墨池记》:“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谭嗣同 《治事篇·学会》:“人人可以自致,处处可以见功,夫何惮而久不为也。”
清末日本汉学家竹添光鸿在他的《论语会笺》里面说:“自致,谓性能及之,即自然而尽其情也。”自致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真情。
这里指充分表露和发泄内心全部的真实感情。
亲:至也,形声字。“亲”字始见于西周的金文中。左边是“辛”,是声符;右边是“见”字,是形符,表示用眼睛看,也可理解为常常见到。
清代徐灏《说文段注笺》:“亲从见,则其义起于相见,盖见而亲爱也。”如果能经常见面,一般是关系最密切,感情最亲近的人。“亲”指感情深厚,关系很近。
如《荀子》:“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
意为:君子容易交好, 却难于轻佻的亲近; 小心警惧, 却不屈服于胁迫; 担心祸患, 却不怕为正义而死; 希望获利, 却不去做不该做的事情; 互相亲近, 却不会结党营私; 能言善辩, 却不追求华丽的文辞。
在人类的社会关系中,感情最为深厚,关系至为密切的,莫过于父母,于是,“亲”字就有了指代父母的义项,比如常说的“双亲”指的就是父亲和母亲。
《礼记·奔丧》中有“始闻亲丧”一句,郑玄注曰:“亲,父母也。”段玉裁也说:“父母者,情之最至者也,故谓之亲。”
双亲之外,最为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就算是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了,现代称之为亲眷、亲戚或亲属。
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见部》曰:“亲,亲爱者莫如父子、兄弟、夫妇,故谓之六亲。引申为凡切近之称。”如《管子·牧民篇》:“上服度则六亲固。”
喜怒哀乐需要表达出来才能让别人知晓,同样,人们要增加感情,密切关系,也要不时增加感情的投入,做出一些亲昵的动作来,如亲吻、亲嘴等等。
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两家人,通过儿女的婚配就可以变得亲近,成为亲戚。这种婚姻之事,即儿女“亲事”。缔结婚姻关系的两家人彼此就成了“亲(qìng)家”。如《集韵》:“婚姻相谓为亲。”
亲又指接近、靠近,如《易·乾卦》:“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意为:依存于天的亲近于上,依存于地的亲近于下。指万物以类相从,同类互相感应。
全文理解为:
曾子说: “我听夫子说过,人的感情平常难以尽情表现出来,如果能,那肯定是在父母去世时吧!”
《论语注疏》曰:“此章论人致诚之事也”。情至深处,自然会“自致”,人群中相比之下只有子女与双亲的感情至深,所以曾子才会这样说。
人是有理智的动物,即使是在七情六欲方面,平常也是有所克制的。正如《诗经》所云:“发乎情,止乎礼”!只有在父母去世时,能切身感受到生命之不易,余生之可贵,感情有以进发。
人有所爱、有所恨,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孟子·尽心上》中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明代王守仁的《传习录》中说:“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王守仁的《大学问》中说:“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说:“民族主义,自大古原人之世,其根性固已潜在。远至今日,乃始发达,此生民之良知本能也。”
孟子是心学源头
孟子是心学的源头,所以心在孟子那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孟子曾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意为:“充分扩张善良的本心,这就是懂得了人的本性。懂得了人的本性,就懂得天命了。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短命也好,长寿也好,我都不三心两意,只是培养身心,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在孟子那里,“心”不仅是一个认识心,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道德“本心”。而孟子的,“尽其心者”的心指的就是这个道德本心,而不是荀子所说认识之心或者说是社会心。
从三心二意到一心一意的修行过程,就是从凡人到圣人的转变过程。那什么又是孟子说的“道德本心”呢?
第一, 这个心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就是孟子说的四端。
第二, 这个心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不假于外求的,这就是孟子说的人皆有之。
第三, 这四种心,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
第四, 如果再向内追根溯源,我们就知道这四种心,这四端其实就根源于人的良知。这种良知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这就是孟子说的性善。
所以良知不是一种认识论内容的经验性知识,更不是一种理论假设,是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不需要证明的。
孟子还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良知是我们之所以区别于禽兽的地方,是人在这个宇宙中的尊严与高贵之所在。如果放弃了这一点,那么人就会沦为禽兽,人类社会也就堕落为丛林社会了。
孟子提“良知”说后,儒家思想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没有人专门讲良知,直至明代,才有阳明子(王守仁、王阳明)重提良知。这是由于自明代中叶以来,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时代所缺乏良知的需要。
有一个乡绅请王阳明讲学,问他:“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他用原话回答:“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可见,阳明心学及其后学的思想,是与时代潮流相吻合的。
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天生的,是对自己和外界的良好判断能力,良知即至善,即天理。
王守仁在他的《传习录》中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格物就是“正”物,物包括行为、行迹等。致知就是致良知。“心”包括本心和社会心,或者说道心和人心,王守仁心学认为,做任何事都要从本心或者道心出发。
王阳明曾说:“圣人之学,其实就是心学。”学习心学追求的只是“尽心”,为的是事事处处都能遵循我们的良知。心,是性!性,与生俱来。圣人的心纯正如天理,不必学尽心。圣人之外的人,因为天理不存而良知蒙蔽,天性丧失,所以需要学习心学以尽心。
尧、舜、禹代代相传的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中,“道心”,也就是良知,就是遵循天赋于人的本性,它没有掺杂人欲,无声无味,无处不在,越是微不足道的地方,越是不为人知的时候,越能显现它的作用,所以,道心是“至诚”的根源。人心,则掺杂了人的私欲,因而是危险的,是世间一切虚伪和危机的起因。
那么,如何做,才是尽心呢?一句话:是求诸于自己的内心。王阳明曾说:“心在物为理,有此心才有此理,无此心就无此理。”
一个人求诸内心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谨守内心的良知。如何做到谨守内心呢?那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阳明心学的兴盛,被满清入关所打断,政治高度专制,回到了中国的中世纪,阳明学因此衰落。
今天的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当今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机,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是就是我们今天已经失去了两种最重要的东西:羞耻心和敬畏心。
有一句名言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过去也有什么都不怕的人,但是他们怕天,怕天打五雷轰。今天的人们却完全失去了敬畏感。可以肆无忌惮了。
同时,我们也看到另外一些现象,一是封建迷信的死灰复燃,一是宗教信仰在某些层面有复兴的倾向。这说明了敬畏感是人的一种终极需要。
如果没有宗教神学的信仰,是否就不能找到敬畏心呢,当然不是,我们只要致“良知”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