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子女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从价值观到生活习惯。这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必然结果。父亲曾说:”找对象要往上看三代。”其目的就是从父辈祖辈的身上来更全面地认识年轻人。在婚姻方面,我越来越认同老祖宗说的“门当户对”。因为环境影响人、塑造人,相似的家庭成长环境会让孩子形成相似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所以“门当户对”才能“夫唱妇随”。我的价值观和很多生活习惯就是从父亲那里“遗传”下来的。难怪妻这几年常说我:“你眼神也越来越像你爸了!”
记不清是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还是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之后,晚上睡觉前,父亲告诉我:脱下的衣服要一件一件叠好,并由外到内、由先到后地把衣服自下而上依次摆放枕旁,这样一旦发生地震等突发灾害,即使晚上停电,摸黑也能快速穿好衣服逃命。这是父亲对我的一次应急教育,也教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受用至今。以致现在就寝前放衣服,我还经常想到父亲。
《我的父亲》散记之十四从我记事起,父亲一直是腰杆笔直、干净利落的形象。即使在被打成右派回乡务农的20多年里,父亲也是如此,从未穿得窝窝囊囊。近些年,虽然年纪大了,动作慢了,可父亲干净利落的习惯未改。每晚睡前,还是要把脱下的衣服裤子袜子一件一件摆好。早上起来,再依次穿上,板板整整,有板有眼。每次回家,晚上我都睡在父亲身边,就像小时候一样,只是父亲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搂着我了。父亲的怀抱是我儿时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每晚枕着父亲的胳膊入梦,是我最美好的梦!现实经常是,父亲早早就醒来,怕开灯吵醒我,自己摸着黑穿衣服。夏天衣服虽然穿得少,可父亲动作慢又穿得认真,速度自然不快。冬天的时候,穿的衣服多,父亲起床穿衣服的速度更慢了,衬衫、线衣等贴身衣服必须要穿得整齐舒服才行。往往是要花费半个多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等他穿完衣服,也好亮天了。等我睁开睡眼,父亲已经穿戴整齐洗漱去了。洗漱完,父亲总会把毛巾规整地搭回原处。小时候,父亲经常告诉我:“东西从哪拿的,用完放归原处,下次再用时,好找着方便。”父亲一直如此,我也是。
很多年来,父亲还有个习惯:在台历上记日记,当天有什么事随时记上。他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于是,家里的各种事情,都会出现在台历上。如有什么事记不清了,父亲就让孩子们去翻台历。我在台历上看到了我哪年哪月哪天给父亲打了电话,哪年哪月哪天坐哪趟车几点到的家,又哪年哪月哪天几点离开了他,彼时彼景也随之再现眼前,温暖如初。父亲还天天看中央电视台晚上的天气预报,不光是看当地的天气,还必须看沈阳的天气如何,只因为我在沈阳。后来又关心澳大利亚的天气,每次回去都要问我悉尼什么天气、冷热,因为他的孙女在那!如果因没在家错过了看天气预报,二哥或二嫂回帮他把天气预报在台历上记下来,等父亲回来再看。这也是多年的习惯了。小时候写日记,父亲让我把每天的天气情况也写上,说日积月累,是将来研究天气气候的资料。
父亲去世后,整理父亲遗物时,我发现了父亲的一个泛黄了的小记账本,里面记着家里生活收入开销,各种生活用品的价格,五花八门,是很好的历史资料。其中就有我小时候花钱的记录:上小学时,去镇里参加六一运动会,我那两天的花销就是冰棍、汽水、面包,鸡蛋是从家里带去的,没有上帐。我把这个小账本带了回来,将来写东西一定可以用得上。看似简单的事,坚持下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父亲的好习惯告诉我的道理。
前几年,二姐催儿子找女朋友时,说过一句名言:“你找对象不只是给自己找个生活伴侣,更是在给孩子找妈!”看重的正是妈妈的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我女儿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告诉她,找男朋友看本人,也要了解他的家庭、父辈祖辈情况。我不问她的男朋友有何优点,这点我相信她的判断力,而是只问他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她认为的缺点。如果有某方面生活习惯,她认为不好或者无法接受、容忍,那我毫不犹豫地建议她分手!这些观点里面都有父亲的影子。
父亲好的生活习惯还有很多:活到老学到老、早上喝蜂蜜水、每餐八分饱、多年冷水浴、早睡早起、不吸烟不喝酒……值得我一辈子去学习。
网友评论